2025年4月7日,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如一枚重磅炸弹,全球市场剧震。美国纳斯达克指数盘前下跌3%,苹果公司市值在短短两天内蒸发533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88万亿元,创下科技股单周最大跌幅纪录。
苹果90%的iPhone在中国组装,如今却遭遇34%的关税铁拳。路透社分析,若关税成本全转嫁,iPhone 16 Pro Max在美售价将从1599美元暴涨至2300美元,约人民币1.67万元,单机涨价超5000元。
摩根士丹利最新报告指出,苹果产品均价或因此上涨17%-18%。以iPhone 16系列为例,基础款可能从799美元涨至950美元,Pro系列涨幅更甚,消费者购买力面临“断崖式”考验。
贸易战没有赢家,其他产地同样“中枪”。印度被加征26%关税,越南高达46%。Counterpoint Research数据显示,印度2024年仅生产全球12%的iPhone,越南占6%,转移产能远非短期解药。
美国果粉面对涨价潮,心态从期待转为“钱包保卫战”。最新统计,美国iPhone搜索量一周激增22%,谷歌趋势显示“iPhone price increase”成为热词。消费者嗅到涨价风声,恐慌情绪迅速发酵。
记者走访曼哈顿苹果店,目击人潮爆满。一名果粉凯特无奈说:“攒了半年钱,本想买Pro Max,现在感觉悬了!”抢购热潮已然上演,消费者闻风而动,生怕错过“最后低价窗口”。
为了应对恐慌性抢购,供应链火线救援。3月27日至29日,苹果从上海浦东机场调派3架波音747货机,满载iPhone飞往洛杉矶,单日运量超20万台。
苹果此举虽显调度能力,但《供应链管理评论》指出,空运成本每台增加约5美元,难抵关税重压。
数据调查显示,若iPhone涨价超30%,63%的美国用户考虑弃用苹果,转投安卓阵营,如三星Galaxy S25。
对比前景堪忧的美国市场,中国市场却风景独好。iPhone 16多在保税区组装,享受“关税豁免”政策。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保税区出口手机超2亿台,苹果占大头。
物料清单(BOM)拆解显示,美国零件仅占10%,如Cirrus Logic音频芯片(约3美元/片)、德州仪器电源管理芯片。iFixit报告称,这些零件成本占比微乎其微。
三星AMOLED屏(约120美元)、索尼CIS传感器(约40美元)、台积电A18芯片(约50美元),均非美产,关税影响被大幅稀释。
Gartner最新分析,加征34%关税后,中国iPhone总成本仅涨6%-8%。以iPhone 16物料成本约400美元计,涨幅仅24-32美元,远低于美国的160美元。
有媒体采访富士康郑州厂工人表示:“我们流水线24小时运转,iPhone价格稳定。”供应链淡定,涨价传闻无立足之地。
2024年中国iPhone销量达4720万台,同比增长5%。Canalys分析师称,价格稳定是苹果在中国“逆势增长”的关键引擎。
中国果粉淡定升级iOS 18,稳价策略让苹果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美国却一片哀鸣。Statista数据,2024年美国iPhone均价已达1050美元,若再涨40%至1470美元,逼近MacBook Air起售价(1499美元)。
《商业周刊》评论员詹姆斯·苏罗维茨基指出:“苹果在美国被关税逼入死角,中国却成了它的救赎之地。”两地市场,冰火两重天。
苹果2024财年报披露,大中华区收入达630亿美元,占全球营收16%。Counterpoint称,稳价让苹果在中国高端机市场份额从2023年的68%升至70%。
有记者走访北京三里屯苹果店,顾客悠闲试用Vision Pro。店员小李说:“涨价?没听说”可见稳价效应深入人心。
关税战如同一场“全球压力测试”。数据分析称,苹果在美市占率或从2024年的55%跌至50%,中国却稳守45%高地。有民调显示,38%的美国果粉已推迟换机计划。
美国市场需深思,高价还能撑多久品牌溢价?Statista预测,若均价超1400美元,2025年美国iPhone销量或下滑10%,至1.8亿台。
然而,中国市场底气十足。稳价不仅保住销量,还锁定了用户的“生态忠诚度”。App Store 2024年中国区收入达230亿美元,同比增长8%。
全球博弈中,美国果粉咬牙掏钱,中国用户笑看风云。关税战让苹果两面受敌,却也让全球看到了中国市场的韧性。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互联网风云榜”(ID:hlwfengyun),作者:阿飞,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