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上午,微软在中国的合资公司微创Wicresoft的一则内部邮件称:由于地缘政治及国际业务环境的变化,微软将调整全球战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运营。
据《财经》杂志报道,此次裁撤的主要是在中国的规模约2000人的微软项目组。据新浪新闻报道,微创Wicresoft内部人士称,这则邮件主要波及了Office相关业务外包部门,有四五百人面临被裁员。
微创Wicresoft是微软中国公司前总裁唐骏参与设立的外包公司,和微软有部分业务合作,是微软在中国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天眼查显示,微软持有该公司约22.32%的股份。
就中国区停止运营传闻,微软回复第一财经称,信息不实;有关微创Wicresoft的业务和运营的任何问题应直接向他们咨询。
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可能是这次团队削减的导火索。2024年2月28日,拜登政府签署行政令,禁止或限制美国主体进行会导致受关注国家和受限制实体访问大量美国人敏感个人数据和美国政府相关数据的交易。2024年12月27日,该行政令颁布最终实施规则。根据相关实施规则,微创Wicresoft在中国的外包团队很难再继续为微软提供服务。据《财经》杂志报道,一位微创Wicresoft员工表示,公司内部有消息称,公司管理层此前曾赴美国寻求解决方案。
这并不是微软在中国的业务第一次被美国政府干扰。3月底,微软就关闭了位于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实验室。该实验室曾支持258个本土项目并吸引94亿元外部投资。美国第14117号行政令本身就限制了中国员工访问微软AI的大多数核心数据。而在这之外,美国在2024年5月推出了《加强海外关键出口国家框架法案》,限制了AI产品向美国国外的出口。此外,拜登政府在2024年1月还曾推出政策,限制中国公司利用微软云服务训练大模型。2024年10月,拜登政府还推出新规,限制美国公司投资中国的AI厂商。这意味着微软AI在中国,处于无业务可拓展的境地。
在中国,微软的Office产品也面临竞争乏力的问题,持续面临来自WPS的挑战。据国金证券数据,截至2022年,微软Office和WPS Office 在中国市场Windows平台的覆盖率分别为 81.5%和 68.7%。由于美国法案限制,微软Office在提供AI等多样式功能方面,在中国相对WPS并无显著竞争力。此外,中国的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也出于国家安全考虑,专门订阅WPS而非Office,这使得微软Office在to B竞争上也出现了弱势。
微软似乎也并不真的想退出中国市场,2025年其又开始规划和本地厂商合资,在中国推广智能云服务。但在国际政治的不确定因素影响下,微软中国可能会持续面临国产替代加速与政策环境变化两面夹击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