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08日 17:02
为联想,也为被改变的一切感到惋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特朗普政府的“解放日”关税政策对联想集团的深远影响。作为一家深度嵌入全球产业链的跨国公司,联想的业务结构使其成为关税战的焦点。文章分析了关税对联想的生产成本、市场销售以及利润的影响,并评估了联想应对挑战的能力。文章还回顾了联想的全球化发展历程,强调了全球化背景下联想的成功,并预示了逆全球化趋势下联想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的不确定性。

🚨关税战对联想业务的直接冲击: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高额关税以及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导致联想笔记本、手机、服务器等产品生产成本上升,尤其是在美洲市场面临巨大挑战。

🏭联想集团的应对策略与挑战:联想已在美国、墨西哥、印度等地设立生产基地,试图规避关税风险。然而,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力度超出预期,短期内仅靠本土生产难以满足市场需求,长期来看,高昂的生产成本也构成挑战。

📉关税战对财报的潜在影响:文章分析了关税对联想利润的影响。例如,如果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出口美国,将面临高额关税,导致利润下降甚至亏损。此外,其他国家对中美贸易战的反应也会对联想的业务产生负面影响。

🌍联想的全球化发展历程与未来:文章回顾了联想从代理商到全球PC巨头的转变,强调了全球化对联想成功的重要性。文章认为,逆全球化趋势对联想等全球化企业带来了挑战,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上周特朗普宣布的“解放日”关税政策,打出了逆全球化最响的一枪。枪声即出,一个时代转身而去。

4月7日,香港股市一开盘,联想集团的股价就一路下跌。下午收盘时,报收7.58港元,下跌22.89%,远大于恒生指数13.22%的跌幅,在市值超千亿元的大盘股里,跌幅“名列前茅”。

众所周知,在“世界是平的“的全球化氛围当中,联想是中国最具时代标志性的公司。市场有此反应,也属正常。当然市场反应不止在于对其符号化的理解,更与联想的业务,深深嵌入到全球产业链有关。

从财报上看,截至目前,联想已经形成了智能设备业务、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方案服务业务三大业务集团,业务遍及全球。而根据公司业绩公告,2024年第4季度实现收入188亿美元,净利润7亿美元。国内收入仅占全部收入的24%,美洲业务高达32%,为第一大区域市场。

作为全球化公司,这样的市场结构,可谓正中特朗普“解放日”关税的枪口。

一、关税战影响到的联想集团业务

目前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为54%,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的关税为34%。在中国销售的联想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其主要部件之一的Intel CPU和其他美国进口的核心部件,将不可避免地被中国征收关税,从而显著推高生产成本。

能聊以自慰的是,其他PC厂商也会面临同样的关税负担,他们将站在同一个新的起跑线上竞争——消费者可能不得不承担更贵的售价。但厂商们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新增关税成本全部转嫁给消费者,他们必须承担一部分,不然会在竞争对手面前处于不利地位。

相对来说,联想集团在美国的销售可能受到的影响更大。一方面是美国收取的关税更高,另一方面税基更大:中国出口到美国的是笔记本电脑“整机”,而不仅仅是零部件。

其实,联想不是没有准备。从公开信息可以查到,联想集团为应对中美贸易战,已经在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州惠特塞特设立了生产基地。同时也在墨西哥的蒙特雷、瓜达拉哈拉分别设立生产线,以供应美国市场。

不过联想集团和其他人一样,低估了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战力度。这次“解放日”的关税政策,无论是在国别的税率上,还是在覆盖的国别数量上,都远远超出市场预期。仅靠美国本土的生产线,短期内是不可能满足美国市场需求的。长期来看,即使增加生产线,其高昂的生产成本也难以令联想集团自己和股票市场所接受。

因此,在中美关税战的大背景下,联想集团的业务受到了“戴维斯双击”,两边受夹板气。

此外,联想的中美以外业务也会受到影响。联想集团目前在欧洲中东非洲业务占比为25%,亚太为19%。这些国家的业务可能会收到中美贸易战“余波”的影响。目前各国对“解放日”的反应很杂乱,其中也有一些声音和苗头,是为了安抚美国而对中国商品加关税的。

例如:越南4月7日宣布对中国冷轧钢卷征收24.83%-27.83%反倾销税,其作为中国钢材第一大出口市场,此次覆盖线材、型钢等主要出口品类。韩国紧随其后发布公告,对造船及建筑用厚钢板加征38%特别关税,直击中国对韩出口主力产品。

如果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商品出口欧洲或亚太国家时,也遇到类似加关税等情况,将对联想集团产生额外的负面影响。

不过,值得为联想感到庆幸的是,近年来,这家公司一直在部署本地化生产。目前,联想集团在印度本地治里、钦奈生产笔记本电脑。2025年3月联想宣布将在未来三年内将印度市场的PC生产全部本地化,年产量计划从1200万台增至1700万台。巴西圣保罗也设立生产基地,服务于拉美市场,生产包括笔记本在内的多种产品。2022年首家欧洲工厂在布达佩斯开业,主要生产ThinkSystem服务器和存储系统,服务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

是的,联想在面对全球化销售市场时,过去数年也在致力于全球化生产,就近供应给目标市场,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在当下,这些布局可能远远不足以抵御和对冲关税风险。

二、关税战对财报的影响

联想集团2024年4季度净利润为7亿美元,其中因组织重组获得的税务抵免2.82亿美元,剔除此一次性因素后,净利润约4.18亿美元。具体分解到三大事业部的数据如下:

基础设施方案业务和方案服务业务是toB业务,成本结构相对不透明,关税对其影响较难测算。智能设备业务相对透明,我们以笔记本电脑为例先研究一下:

联想的高端笔记本Thinkpad X1,根据配置的不同,目前美国市场售价约1600-2500美元,中国市场售价约为9000-20000元人民币不等。

假设其硬件中仅Intel CPU为美国生产,进口到中国需要缴纳34%关税,CPU占笔记本电脑的硬件成本比例约为15%-25%,或售价的9%-15%。这些笔记本电脑在中国销售,毛利将下降2.7-4.5个百分点。

假设中国生产的笔记本电脑出口美国,且联想采取来料加工方式,适用保税区政策,则其用于出口美国的笔记本电脑所用Intel CPU免收中国关税,但其出口美国时,仍需要按照笔记本电脑的FOB价格缴纳54%的关税。

这将极大地拉高其在美销售的中国产笔记本电脑成本,甚至无利可图。从其他国家如墨西哥进口的笔记本电脑,进入美国时征收的关税虽然低一些,但其税基也是笔记本电脑的FOB价格,对利润的负面影响也远大于中国仅对CPU征税的影响。

假设联想集团的整体毛利率下降3个百分点——这和中国收取intel CPU34%关税对联想笔记本在中国销售的影响基本差不多——联想集团就会出现亏损。

考虑到联想集团全球布局生产的现状,联想集团可能会通过全球产能调配的方式规避部分关税负担。在缺乏足够数据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得出一个具体的对利润的影响数据。但定性地看,联想集团同时具备:

    巨大的美国市场存量,且市场供应的大部分来源于美国以外;

    全球布局业务——其他各国对美的关税反击,或对华的关税反击,均会受到波及。

所以,联想的业绩数据对关税因素是十分敏感的。

市场对联想集团的现状,给出了自己的判断和选择。

三、逝去的时代

未了,我们复盘下联想是如何成为一家全球化企业的,从中可以管窥下未来。

联想集团起源于1984年,由柳传志等11名中科院计算所员工创立。创立之初,以代理分销IBM、AST等国外品牌电脑为主,同时也着力于开发汉字处理技术。1985年推出“联想式汉卡”,解决了中文输入问题的“痛点”,从而被广泛应用于政府和企业,奠定早期收入基础。

1990年联想推出第一台自主品牌电脑“联想286”,标志着从代理商向制造商转型。当时中国的PC市场被国外品牌如IBM、Compaq等主导。联想通过价格优势和本地化服务,逐步抢占市场,站稳了脚跟。柳传志著名的“贸工技”路线,也是在这个时候提出的。

1994年是联想发展历程上的重要里程碑。2月14日情人节这一天,联想集团以0992的股票代码在香港联交所上市,股票发行价格1.33港元,募集金额2.24亿港元。此后,联想集团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1996年市场份额超越Compaq,成为中国PC市场份额第一。

2005财年,联想集团的营业收入超过226亿港元,净利润超过10亿港元。在中国第一的交椅上稳坐十年之后,联想不满足于只在中国当老大:2005年5月1日联想集团以17.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包括ThinkPad品牌和生产线。这笔收购使联想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厂商,并获得ThinkPad的品牌和技术。

并购初期,文化冲突和管理问题导致亏损,2008年金融危机加剧困境,2009财年亏损18亿港元。在危机时刻,已然交棒给杨元庆、专注于联想控股业务的柳传志复出担任董事长,杨元庆改任CEO,通过大刀阔斧的裁员重组并优化供应链,2010年恢复盈利。

2013年,联想集团超越惠普,成为全球PC市场份额第一,此后多次蝉联。尝到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甜头之后,联想集团进一步开展全球化步伐,一方面在美国、日本、巴西等地建立生产和研发基地,逐步形成全球化制造网络;另一方面继续开展跨国并购,2014年以29亿美元从谷歌手中收购摩托罗拉移动,2014年以23亿美元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布局数据中心市场。

从联想集团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出,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全球化浪潮,造就了联想集团的成功:

    没有开放包容的并购监管政策,联想集团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和服务器业务,乃至并购摩托罗拉的手机业务就是天方夜谭。而这些并购,在助力联想集团成为全球化企业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

    没有低关税政策,联想集团不可能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大规模制造优势,形成强于竞争对手的巨大成本优势,在全球市场扩张中取得巨大优势。

    没有互联网和跨国沟通成本的降低,没有冷战结束的和平红利和技术进步导致的全球物流成本的降低,大规模的生产地和市场相分离的经营策略就不可能实施落地。

而今,这一切都在逐渐逝去,我们并不知道它们何时才会回来。

对联想这样的全球化企业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联想集团 关税战 全球化 逆全球化 中美贸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