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4月07日
专家称撞车前2秒发报警谁都反应不了 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呼吁通过法律法规,强制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情况下执行特定安全操作。他强调建立技术安全标准,特别是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制安全措施,并推动交通法规体系变革。田丰还建议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范畴,并指出了当前智驾系统在接管缓冲时间上的不足。他认为,领先的传感器和快速的算力是保障安全的关键,并呼吁国家统一标准考核,以确保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 专家建议通过法律法规强制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执行特定安全操作,以保障行车安全。

🚦 建立适配智能驾驶的技术安全标准至关重要,尤其是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制安全措施,确保系统应对突发情况。

📜 推动交通法规体系变革,强调不能用传统规则管理自动驾驶汽车,以适应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

👨‍🏫 建议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范畴,提高驾驶员对辅助驾驶系统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 专家指出,目前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接管缓冲期未达标,需要依靠更先进的传感器和更快的算力来争取反应时间。

近日快思慢想研究院院长田丰公开表示,应通过法律法规强制要求自动驾驶系统在极端场景下必须执行特定的安全操作。按照这位专家的说法,首先需建立适配智能驾驶的技术安全标准,特别是在极限工况下的强制安全措施;其次要推动交通法规体系变革,强调不能用马车规则管理汽车。

“第三层面则指向社会安全教育体系重构,建议将辅助驾驶应急处置纳入驾考范畴。”

针对小米SU7爆燃的时间,田丰还坦言:“碰撞前2秒左右报警,我们任何人都反应不过来”。

技术标准层面,国际通行的智驾系统接管缓冲期普遍设定为10秒以上。但田丰指出,目前多数车企的智驾系统均未达标。

当前毫米波雷达150-200米探测距离与激光雷达300-500米的技术差异,直接决定了危险预判的时间窗口差异。系统如何给驾车者去争取出10秒的缓冲时间?

田丰指出,一是要靠比较领先的传感器,不光是有摄像头,还要有激光雷达;二是算力层面要快。

“”就如同人要去考相应的驾照一样,配备智驾系统的车也要去考“驾照”,这样才能够保证安全的底线。”田丰说道。

“现在很多对自动驾驶的训练其实都是用的开源数据,每一家可能训练的数据体量都不太一样,但是不论训练多少,其实最终都会碰到不认识的场景,这个世界是非常复杂的,因此需要国家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考核。”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自动驾驶 安全标准 交通法规 智能驾驶 技术安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