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4月07日 02:52
[区 域] 为更多大国重器打上“洛阳印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2024年,洛阳市科技创新成果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过半,产业持续升级。为实现高质量发展,洛阳市制定了2025年科技发展新目标,包括加大研发投入、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平台等。洛阳市通过扩大创新主体规模、探索协同发展机制等方式,积极融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推动大国重器在洛阳闪耀光芒,促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

🚀 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2024年,洛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5.8%。这表明洛阳市产业结构持续向高、向新、向优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 洛阳市2025年科技发展目标:洛阳市计划在2025年实现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8%,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新增各类创新平台(载体)200家以上,并大力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此外,技术合同成交额将突破300亿元,展现了洛阳市对科技创新的高度重视和坚定决心。

🌱 洛阳市支持企业创新,壮大创新主体规模:洛阳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2024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洛阳市还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旨在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矩阵,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 洛阳市探索协同发展机制:洛阳市鼓励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探索“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通过这种方式,洛阳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产业升级,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实支撑。

◎本报记者 张毅力

    全球首台25兆瓦级风电主轴轴承等世界领先设备,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长白山4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等大国重器,都打上了“洛阳印记”……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产业科技创新动能强劲,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的比重首次过半,达55.8%,产业持续向高向新向优。

    2025年,洛阳市定下科技发展新目标: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28%,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00家以上,新增各类创新平台(载体)200家以上,新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团队)2个以上,新培育市级科技领军人才10名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在深化改革和创业创新创造上奋勇争先。”在日前召开的洛阳市科技工作会议上,洛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惠玲介绍,洛阳市将锚定建设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打造中西部创新高地总目标,积极融入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创新体系和全省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持续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更多大国重器闪耀洛阳之光。

    扩大创新主体规模

    《哪吒之魔童闹海》持续火爆,不少洛阳市企业也提供了科技支撑。洛阳晶体动漫设计有限公司和洛阳一诺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这两家高新技术企业,因参与制作这部动漫电影而“出圈”。

    “这两家公司均是洛阳市863科技孵化器中的初创企业。”洛阳市科技局科技企业科科长石志远介绍,孵化园区为这两家企业提供了人才引进、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支持,助力它们评为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这两家企业的成长还得益于洛阳市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计划。2024年,洛阳市全年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00家以上,入选省创新龙头企业29家、头雁企业15家、“瞪羚”企业45家,数量均在全省名列前茅。

    “洛阳市高质量推进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叶惠玲介绍,洛阳市将持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矩阵,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培育,加快实现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有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企业有标志性研发成果、10亿元以上企业有创新联合体、100亿元以上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探索协同发展机制

    联合中信重工等企业共同实施的“大型装备合金钢构件智能化极端制造”项目,完成18500吨自由锻油压机锻造过程数字孪生体高精度建模,在核电行业首次利用仿真模拟取代1∶1模拟件制造;联合河南科技大学等单位共同实施的“智慧农场成套智能装备研发与应用”项目,已开展“耕种管收”全程无人化智能作业装备集成与应用示范,并在洛阳、周口两地实现推广应用……

    “创新科研组织模式,探索四链深度融合。”洛阳龙门实验室党委书记、执行主任袁峥介绍,龙门实验室揭牌运行三年来,坚持新型研发机构定位,首创“服务中心+产业研究院+运营公司”的“一体两翼”新型组织架构和运营机制,实施“企业出题+运营公司选题+产业研究院答题”的科研组织模式,在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人才引育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2025年,洛阳市将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开展科研攻关,全年努力争取国家、省科研项目20项以上,新立项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项目4项以上,技术合同成交额突破300亿元。

    “企业主导、协同创新,促进‘高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叶惠玲介绍,洛阳市将强化有组织科研,建立完善市级科研项目库,加强“揭榜挂帅”“PI制”“赛马制”等项目组织方式的运用,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洛阳 科技创新 高新技术产业 研发投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