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扑-热帖 04月06日 22:04
所以我开始不惧怕死亡,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人在不同人生阶段的自我认知与转变。作者分享了自己对“不同自己”轮流掌控人生的感悟,认为每一次改变都伴随着“死亡”与新生。作者不再沉溺于过去,而是专注于当下,感受活着的美好,并对未来的自我充满憧憬。通过这种对“死亡”的理解,作者最终学会了珍惜当下,迎接每一个新生的机会。

🤔作者观察到,人生的每个阶段似乎都有不同的“自己”在主导,这些“自己”拥有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但都共享着同一个社会身份和人生。

💔作者逐渐意识到,每一次改变都意味着对过去的告别,甚至可以理解为不同“自己”的“死亡”。14岁的“自己”已经逝去,17岁的“自己”也会迎来终结,以此类推。

⏳作者不再执着于回忆过去,而是专注于当下,感受“活着”的每一天,将过去的日子视为逝去的“遗产”和“遗物”。

🔮作者开始展望未来,思考下一个“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以及如何看待已经逝去的“自己”。

🌱作者最终领悟到,每一次“死亡”都是为了迎接下一次新生。因此,作者不再惧怕“死亡”,而是开始珍惜并感受每一个活着的日子。

不知道各位jr有没有相似的经历,感觉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自己”在操纵这具躯体,他们性格不同,人生阅历也不一样,唯一相同的是拥有一样的社会身份,过着同样的人生。

后来便是无休止的探寻,甚至本人还因此有时彻夜难眠,如今我渐渐开始明白,其实每一次改变都是对过去的告别,再说的重一些,是不同的“自己”的“死亡”,14岁的我死了,死在了那个幼稚的夏天,活下来的是下一个要活到17岁的我,或许某一天,在某一个平静的午后,17岁的我也会死去,活下来的是下一个要活到xx岁的我……

于是我不再开始回忆过去的东西了,那些如流水般逝去的日子就好像是过去的我的“遗产”与“遗物”;于是我开始向前看,用心去感受现在的我能感受的,现在的我还活着的日子;于是我开始幻想,幻想下一个活着的我会是如何待人处事,会是如何的思考自己,会是如何的看待过去的已经烂在泥潭里的,早已死去多年的“我”……

所以我渐渐清楚:或许每一次“死亡”,都是为了下一次的新生。

所以我开始不惧怕死亡,而是用心去感受每一个还活着的日子。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生感悟 自我认知 死亡 新生 改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