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发生了一点冲突,后面又化解,醒来以后琢磨了一下,感想如下:
1. 人和人的性格就是很不同,两个互相没有任何恶意的人,也可能会不经意间创到对方,如果你们对同一件事都比较在意的话
1.1. 如果你和一个朋友从没有过冲突,那可能是——a.你们之间只相处没过事儿,b.你俩真的很搭于是和谐的渡过了最开始的磨合了解阶段
1.2. 我是一个脾气很好但肯定有战狂基因的人,所以是一种0或1的冲突系统,一旦那个防御性的触发点启动之后(并不多见),我就会变成享受和渴求进一步冲突的人。30岁前后有过几次职场冲突之后我在调整和改善自己的愤怒管理能力,也确实比之前更圆润一些社会化程度更高一些,但这个情绪框架我确实改变不了,我有时候确实觉得它也能用很特别的方式帮我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改不掉就改不掉了
2. 如果一个事情上我没有判断力,那么我就会信任专家的判断,但如果一个事情我认为我已经入门了,那我就会信我自己的判断,专家说什么也都只会成为辅助我判断的素材
2.1. 类似的,我在很多领域都很差,但如果某个领域我真的认为我不差,那我就是不差,哪怕有个比我厉害很多的人说我很差,我也不会陷入自我怀疑
2.1.1. 有两种情况能挑战我的自我判断:1. 在一个流动性足够强的领域中,我持续拿不到好的结果,2. 在这个领域中,几乎所有受众/消费者都对我拿出来的东西不认可,那我就会展开反思,看看自己是不是评判体系从根儿上错了
2.2.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内核坚定,如果算的话,那我内核相当坚硬了
3. 具体到表达这个事儿,那我有一个很狭窄的无敌自信的垂直能力——我不会认为有任何人可以在同等信息量的情况下拥有碾压我的观点构建能力
3.1. 但我完全接受有些人的信息量碾压我,于是ta的观点质量碾压我,我也接受有的人在同一个观点上,表达力比我更好/传播力更强
4. 几乎只有这一点上,我认为自己是“强”的,在其他地方,我一般会寻求一个差异化的舒适区。辩论就是这么个事儿,我肯定不强,但我可以和其他辩手不一样,这对我来说现阶段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