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辉哥奇谭 2025-04-05 07:03 上海
基础方法论的价值,会像陈年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配图摄影 by 张辉」
我前面谈到,自己最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开始抓大事,也抓小事,更抓大事和小事之间的对齐。
此外,我还发现一个机会,即我可以通过提高对每件事的要求,来提升大家工作交付的质量,进而借事修人,提高大家的能力。
简单说一下,大家都很聪明,很容易从问题直接跳到策略,即遇到问题,先「出招」 —— 我觉得应该这样做,我觉得应该那样做。但我会反复追问:这些问题是本质问题吗?问题的根因到底是什么?基于对于本质问题和根因的分析,我们才有可能做出正确的策略选择。
另外,对于很多会议,尤其是高级别,涉及多人的会议,我会以「回到原点」的方式进行挑战(但不是质疑),我一般会问:这个会议的用户是谁(是真正的用户,而不是我们假设的用户),用户的需求是什么(是用户的真需求,而不是我们以为的需求)。基于对于用户和用户需求的把握,审慎地写下「这次会议的目标」,并针对目标,制定具体而有效的策略。
这些要求高吗?其实这是我们在创业期成功的「秘诀」,我说的「问题(分析)-根因(目标)-策略」的要求,其实是丰田工作法(TBP)要求的概括,为了分析根因,TBP的八步中,前四步都是在澄清问题,第五步是设定目标,而后才是对策。而不愿意分析问题和根因,喜欢直接跳到策略,是我们所有人容易犯的错误。换一个角度,问题(分析)-根因(目标)-策略,也是复盘方法论的基本要求。
而「用户-用户需求-目标-关键策略」其实是一个非常简单但有效的方法论「四步法」,后来OKR的实践也借鉴了四步法的步骤。而我自己在过去两三年中,在忙碌的时候,把其中一些最佳实践丢掉了,这与方法论本身无关,与我们对于常识和基本功的忽视有关。
在过去24年的职业生涯中,我经历了七八家公司,也研究过若干公司的兴衰,最大的感悟是:所有失败的公司,尤其是由盛及衰的公司,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忽视常识,忽略基本功;而所有长期成功的公司,都始终坚守常识,持续练习基本功。
失败公司的案例一大把,成功公司的案例寥若晨星,比如英伟达长期实践Top 5 Things,亚马逊始终坚持「六页纸工作法」(见文章Amazon 的秘密管理武器 - 「6页备忘录」),美团也在坚定地学习亚马逊工作法(亚马逊的《逆向工作法》的中译本最先是美团翻译的)。
所有的公司在成长发展的时候都会遇到陷阱,部门也是如此。在这里面,有两层关键的关系。第一、部门是公司的缩影和切片,公司遇到的问题,部门也在遭遇。第二,如果在部门层面找到答案,也能反过来帮助公司走出漩涡 —— 避免我们在没有变强的时候,首先有了「大公司病」。
所以,我今天所谈论的「方法论」,其实并非高深莫测的神秘事物,其实只是一家公司的基本功。我们很容易在忙碌的时候,在遭遇外部挑战的时候,忽视这些基本功。但越是遭遇逆境险滩,越是应该回到对于基本功的关注上。而对于基本功的关注,团队的leader应该率先垂范,在部门管理和公司管理的实践细节中,重视基本方法论的实践,重视最佳实践的沉淀与推广。
最终我们相信,基础方法论的价值,会像陈年老酒一样,历久弥香。
在意基本功,也有助于我们制定适合自己的人生战略。我一直建议大家去制定人生战略,从高纬度去思考,而不是陷于眼前的问题中。
我之前做了一个有关人生战略的分享,这次分享综合阐述了「动机」「战略」以及「OKR」这三个关键概念,并且介绍了这几个概念在职场、子女教育、健康、财富以及关系(夫妻、亲子、父母以及朋友)等方面的应用。
这次分享中,我还将《内在动机》《这就是OKR》《耐力:无伤、燃脂、轻松的MAF训练法》《运动改造大脑》《投资者的未来》《写出我心》这几本对我影响极大的书籍做了串讲。
建议大家尽早建立或者重构自己的人生战略,将未来可能会遭遇的事情放到眼前思考。这个思考的过程会很痛苦,但一定会非常值得。如果尽早准备,将会换来别开生面的未来。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