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花十一一 2023-08-27 18:38 北京
DNS协议建立在UDP或TCP 协议之上,属于应用层协议,默认使用 53 端口。
# apt-get install bind9
zone "huasec.cn"{
type master;
file "/etc/bind/db.huasec.cn";
};
zone "10.17.172.in-addr.arpa"{
type master;
file "/etc/bind/db.172.huasec.com";
};
/etc/bind# cat db.huasec.cn
$TTL 604800@ IN SOA huasec.cn. admin.huasec.cn. (
2023082201 ; Serial
604800 ; Refresh
86400 ; Retry
2419200 ; Expire
604800 ) ; Negative Cache TTL;
@ IN NS huasec.cn.
huasec.cn IN NS 172.17.10.43
www IN A 172.17.10.43
local IN A 172.17.10.43
host IN A 172.17.10.43
@ IN A 172.17.10.43
@ IN AAAA ::1
/etc/bind# cat db.172.huasec.com
$TTL 604800@ IN SOA huasec.com. root.huasec.com. (
2023082201;Serial
604800 ;Refresh
86400 ;Retry
2419200 ;Expire
604800) ;Negative Cache TTL;
@ IN NS huasec.com.
52 IN PTR www.huasec.com.
52 IN PTR nsl.huasec.com.
/etc/bind
options {
directory "/var/cache/bind"; // If there is a firewall between you and nameservers you want // to talk to, you may need to fix the firewall to allow multiple // ports to talk. See http://www.kb.cert.org/vuls/id/800113 // If your ISP provided one or more IP addresses for stable // nameservers, you probably want to use them as forwarders. // Uncomment the following block, and insert the addresses replacing // the all-0's placeholder.
forwarders {
114.114.114.114;
}; //======================================================================== // If BIND logs error messages about the root key being expired, // you will need to update your keys. See https://www.isc.org/bind-keys //========================================================================
dnssec-validation auto;
auth-nxdomain no;
listen-on-v6 { any; };
listen-on port 53 {172.17.10.52;};
allow-transfer {any; };
allow-query{ any; };
};
IN(Internet):适用于 Internet 环境。
CH(Chaosnet):适用于 Chaosnet 环境。
HS(Hesiod):适用于 Hesiod 数据库。
域名:需要解析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A / AAAA记录的时间。
A / AAAA记录类型(Type):A / AAAA。
IPv4 /IPv6地址:指向的 IPv4/ IPv6 地址。
Name:需要解析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CNAME 记录的时间。
CNAME 记录类型(Type):CNAME 记录类型通常为 CNAME 类型。
主机名(Canonical Name):指向别名所对应的真实主机名。
域名:该 NS 记录对应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NS 记录的时间。
NS 记录类型(Type):NS 记录类型通常为 NS 类型。
域名服务器(Name Server):负责管理该域名的 DNS 服务器的主机名。
域名(Name):该 SOA 记录所属的域名。
主要名称服务器(MNAME):负责管理该域名的主要名称服务器。
管理员电子邮件地址(RNAME):该域名管理员的电子邮件地址,以 @ 替换为 .(点),并且最后有一个句点(.)
序列号(SERIAL):该域名的版本号,每次进行更改时必须递增。
刷新时间(REFRESH):从主要名称服务器获取该域名数据的间隔时间。
重试时间(RETRY):无法访问主要名称服务器时等待再次尝试的间隔时间。
过期时间(EXPIRE):如果无法更新该域名,则视为该域名已过期的时间。
默认TTL(Time To Live):在没有其他 TTL 指定的情况下,使用该域名中的资源记录的默认生存时间。
反向解析记录:需要解析的 IP 地址。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PTR 记录的时间。
PTR 记录类型(Type):PTR 记录类型通常为 PTR 类型。
域名:指向的域名。
域名:该 MX 记录对应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MX 记录的时间。
优先级(Priority):表示当存在多个 MX 记录时,邮件客户端应该选择哪个 MX 记录来发送邮件。数值越小则优先级越高,优先级相同的 MX 记录会轮流接收邮件。
邮件交换器(Mail Exchanger):负责接收该域名电子邮件的邮件服务器的主机名。
域名:该 TXT 记录对应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TXT 记录的时间。
TXT 记录类型(Type):TXT 记录类型通常为 TXT 类型。
TXT 记录值:TXT 记录的值是一个包含文本信息的字符串,可以是任何字符或文本。最长的单个 TXT 记录值为255个字节。
域名:该 SPF 记录对应的域名。
TTL(Time To Live):DNS 缓存该 SPF 记录的时间。
SPF 记录类型(Type):SPF 记录类型通常为 TXT 类型。
SPF 记录值:SPF 记录的值定义哪些 IP 地址或域名可以发送该域名的电子邮件。SPF 记录可以包含多个条目,每个条目之间用空格分隔,例如"v=spf1 include:spf1.baidu.com include:spf2.baidu.com include:spf3.baidu.com include:spf4.baidu.com mx ptr -all"
# git clone https://github.com/yarrick/iodine.git# cd iodine # make
# ./iodined -P 123456 -f -DD 192.168.0.1 huasec.cn
# ./iodine -f -P 123456 huase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