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方的航空小筑 04月05日
从大棋党的角度看对美加征对等关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分析了中国对美国“对等关税”的回应,认为此次反击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美国向全球征税的行为激化了与盟友及其他国家之间的矛盾,为中国提供了团结全球、争取发展权的契机。文章指出,在文化霸权和军事霸权方面,美国优势正在减弱,中国则具备了挑战美国的实力。面对这一形势,中国已决定站到一线,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应对,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主动出击的战略行动。

🌍 美国全球征税激化矛盾:美国对全球征税,包括其盟友,导致了与全球其他国家争夺发展权的矛盾激化,这为中国提供了团结全球、争取发展权的机会。

🚩 中国反击的战略意义:作者认为,中国此次反击的意义在于战略层面,而非仅仅是战术层面。这预示着中国将采取更积极主动的策略,以应对国际局势的变化。

📉 美国霸权优势减弱:文章指出,美国的文化霸权和军事霸权优势正在减弱。例如,美国文化影响力下降,《黑雪公主》等作品不再受欢迎;军事上,美国在应对地区冲突时也面临挑战。

🤝 中国的角色与未来行动:中国作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国家,其表态至关重要。中国已经决定站在一线,带领其他国家共同应对挑战,预示着未来将有更多主动出击的战略行动。

原创 航空小筑的方方 2025-04-05 14:36 广东

        在美方宣布所谓“对等关税”后的次日,中方即连续打出重拳反击:包括同等税率的对美关税,出口管制,反倾销调查,等等。就目前所见的各方解读,主要是从反击的战术价值方面来着手。
        但是就个人浅见,此次反击更大的意义是在战略方面的。此前在《用矛盾论的视角看世界》说过:
        而此次美国向全球征税,意味着它将自己的盟友也放到了菜单上。也就是说,上述矛盾进一步激化为美国与全球其它国家争夺发展权的矛盾。从战略竞争的角度来看,这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之前还有美国强迫站队的问题,现在不用担心了,美国人把所有国家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如果用中国的历史观来看,美国这种做法是典型的"穷天下以奉一人“的暴君做法。而这种做法的结局,在中国的史书上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且美国的做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抓手——就俩字:生存!所谓师出有名,要跟美国对抗,总得有个大义名分在手。“皿煮滋油”?这块招牌本身就是美国自己打造的,已经臭大街了。反霸权?即使是衰落中的超级大国,也不是全球大多数国家能够抗衡的——反抗是少数,苟且才是常态。但是,连发展权都要剥夺,只想着自己趴在全球其它国家身上吸血,这就已经把人逼到绝境了——无关意识形态、无关宗教信仰、无关文化冲突,只为了生存。这还是全球第一次如此统一地站到一条战线上。当然,大势之下总有些忠犬愿意伏地做小,以求事后能留点残渣果腹。但即使是这些忠犬,也不敢站到生存战线的对立面。
        大义有了,条件成熟了吗?
        还是之前说的:
        去年写用矛盾论的视角看世界》的时候,个人看法是,文化霸权和军事霸权是美国尚有优势的地方。但仅仅11个月过去,美国文化霸权也开始出现崩塌的迹象——一句话就是,美国人宣传的那些东西不灵了,没人看了,比如《黑雪公主》《美国队长》。而中国的免签政策更是将美国多年打造的信息茧房捅成了筛子。至于军事霸权,估计现在全世界都在嘀咕美国到底还有多少优势。杜鲁门号航母打击大队跟胡塞拖鞋军打了个有来有往,现在还要文森号增援,这倒退10年简直是不可想象的。而文森号一走,东亚这边的作战部署航母数量再度变成0,威慑呢?承诺呢?说是作战指挥权下放,允许本子、菲佣之流装备远程攻击性武器,不就是军力不济,需要炮灰填线吗?
        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全球唯一一个能够跟美国掰手腕的国家,大家都在看着。就算是被逼到了一条战线上,还是需要有人出来挑大梁。谁也不想被当作出头鸟先给崩了——就算以后的秩序再美好,也得能活到那时候才行。所以这次中国的表态至关重要。很明显,中国已经决定站到一线,带领兄弟们一起干了。用不着招呼,后面自然会有人跟上的。
        从大棋党的角度来说,这就是战略上的分水岭。从此以后,预计能看到更多的主动出击的迹象。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中美关系 关税战 国际战略 全球合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