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4月05日 14:52
液态固化土技术在广州成功应用 将工程渣土变废为宝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在广州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首开区建设中,成功运用液态固化土技术,将1.2万方工程渣土转化为优质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该技术应用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边之间的肥槽回填作业,解决了狭小空间施工难题。通过特定配比固化剂处理工程渣土,形成具有可泵送、自密实特性的流态固化土,不仅提升了土体的物理性能,还显著减少了回填土用量,预防了后期沉降隐患,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了绿色施工范例。

🏗️ 项目背景:该项目位于广州海丝城核心区域,珠江前后航道交汇处,首开区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边之间的肥槽回填作业。

💡 技术创新:针对传统回填工艺的局限性,项目团队采用液态固化土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定配比固化剂处理工程渣土,形成具有可泵送、自密实特性的流态固化土。

✅ 技术优势:液态固化土技术解决了常规回填工艺在狭小空间和深基坑条件下的施工难题,提升了土体的物理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能。

♻️ 效益分析:实现了工程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回填土用量;克服了材料运输困难、机械作业空间受限等问题;有效预防了后期沉降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 成果展示:目前项目首段肥槽已顺利完成浇筑,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施工范例。

据报道,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在黄埔珠江村旧改项目首开区建设中创新应用液态固化土技术,成功将1.2万方工程渣土转化为优质建筑材料,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

该项目位于广州海丝城核心区域,珠江前后航道交汇处,目前首开区已完成主体结构施工,正在进行地下室外墙与基坑边之间的肥槽回填作业。

针对传统回填工艺在狭小空间施工的局限性,项目团队经过多方案比选和实地调研,最终采用先进的液态固化土技术。该技术通过特定配比固化剂处理工程渣土,形成具有可泵送、自密实特性的流态固化土,不仅解决了常规回填工艺在1-2米狭窄空间和14.6米深度条件下的施工难题,还显著提升了土体的物理强度、水稳定性和抗渗性能。

技术创新带来多重效益:一是实现了工程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减少回填土用量;二是克服了传统施工中材料运输困难、机械作业空间受限等问题;三是有效预防了后期沉降隐患,确保工程质量。

目前项目首段肥槽已顺利完成浇筑,在保证工程进度和质量的同时,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绿色施工范例。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液态固化土 旧改项目 资源循环利用 绿色施工 建筑材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