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个增长策略PM,成天盯着用户路径怎么走、页面按钮怎么排、跳转流程怎么顺,但对产品到底创造了什么独特价值、核心功能该怎么做,反而没想法。那必然只能是隔靴搔痒,对业务结果不会有大的帮助。
但这也不怪市面上的人选,很可能要归因于互联网时代的遗留问题。
5年前的互联网产品,核心体验与价值主张早就被创始团队定下来了。增长PM能下手的,也就只剩皮上的用户体验了。这些体验固然能影响综合产品力,但在产品早期是不起作用的。
一个打车软件,如果没做好车辆调度算法,没搞定足够多的司机资源,用户经常打不到车,或是要等很久。那在app上发再多优惠券,或者设计再多病毒式拉新,都不会有结果。
一个购物软件,如果不能提供对的商品,那即使把app打开速度优化到极致,把付款流程做得极其简单,也同样不会有结果。
在核心价值主张和产品核心体验足够优秀,足够打动人之前,表面上的各种运营和策略优化,都不能发挥价值。
在这一轮AI 2.0的浪潮里,重新出现了很多产品从0-1的机会。
这时候最关键的不是给产品"美颜",而是要反复验证:你这个核心价值主张到底成不成立?不同细分用户到底需要怎样的产品特性?
所以大概还是那个原则,核心体验是1,运营和策略是后面的0。现在正是重新定义那个"1"的时候,别急着在后面添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