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美国新一代战斗机F-47展开,探讨了其鸭翼设计、隐身技术以及与中国歼-20等战斗机的对比。文章追溯了鸭翼布局的历史,分析了其优点与挑战,并结合美国空军的宣传,解读了F-47的技术特点、性能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文章还探讨了该项目的成本、可靠性以及对未来空中力量的影响。
😮 鸭翼布局的历史与优势:文章回顾了鸭翼布局在航空发展中的应用,指出其在提高操纵效率、减轻重量和减小超音速阻力等方面的优势,并提到了波音X-36鸭式技术验证机,该机验证了鸭翼技术的可行性,也为F-47的设计提供了技术支持。
🧐 F-47的技术特点与挑战:文章介绍了F-47的设计细节,例如无尾设计、隐身要素、拉姆达后缘锯齿设计等。文章还指出了F-47在可靠性、成本控制方面面临的挑战,并提到其可能在隐身涂层、维护便捷性等方面进行改进。
🤔 美国空军的战略意图与技术预研:文章分析了美国空军对F-47的战略定位,强调其在未来战场上的空中垄断地位。文章还提到了美国军工企业对技术预研的高度重视,以及在竞争中生存的必要性。此外,还提到了F-47可能采用无人机协同作战的方式。
💡 F-47与歼-20的对比与启示:文章对比了F-47与中国歼-20等战斗机,分析了双方的技术特点和发展趋势。文章还提到了美国空军对机动性的重视,以及F-47在机动性方面可能采取的策略。文章还探讨了F-47的研发周期、成本控制等方面的问题。
原创 大水来 2025-03-23 18:07 云南

人世间最有趣的就是反转,以前还说三十年周期河东河西,现在只要一半,中国歼-20战斗机2011年首飞之后,欧美舆论几乎炸锅了,几乎众口一词的诋毁鸭翼,鸭翼不隐身了,鸭翼代表发动机推力小了,鸭翼代表航空技术落后了,各种黑锅飞过来,谁能想到,这个黑锅反噬了,现在看看黑锅下的美国恨鸭党表情!复古风艺术汉子:给波音鸭式战斗机补上进气道,看起来很有X-32的蛤蟆大开口喜感不甘寂寞的国内网友:跟上一个历史的重锤:F-47被我们击落!自嘲汉子:连雷达导弹炸弹和空地导弹都想好了MAGA特色编号不死心的,认真看图,期待危机翻转,发现图上没有鸭翼!!!!帝国还有救(但是,这是渲染图)。这是清醒的美国网友,断然不可留,居然说明了隐身和鸭翼可以兼容!这是习惯马上就赢的美国网友,直接篡改六代机的词条,让F-47马上服役,领先成飞N年,这动手能力,杠杠滴。这是著名的乌鸦嘴:美国空军,20年前成功预研今天战斗机技术落后这是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图,图上举例,说明飞机研制全过程,设计,供应链,原型机,制造,集成(装配),测试飞机的图和白宫展出的有很大区别,最大区别就是鸭翼和机翼都从下单翼变成了上单翼,难道是美国人P图技术给我们造成的错觉,不好说,后续应该还有。现在随便提一下波音公司和鸭式战斗机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鸭式风暴,大家都知道,最早从70年代萨博公司的JA-37固定鸭翼战斗机引发,到了80年代就是全世界的鸭式飞机研发热潮,风头压过了70年代美国三代机开始的边条翼,主要几个看点,那就是鸭翼面积大,操纵效率高,涡流影响主机翼效果好,而且角度灵活可调,飞机重量轻,机动性好,超音速阻力小,所有这些优点集中起来,几乎绝杀了所有飞机设计师,可以算是最理想的气动布局。80年代的鸭翼浪潮中,欧洲人跑的最快,最早的英国的EAP战斗机,法国的ACX阵风战斗机,还有瑞典的JAS-39鹰狮战斗机,在这个潮流影响下全世界都疯狂了,苏联跟进了苏-47(给日本的老苏-37模型)和米格-1.44,中国则是歼-9和歼-10战斗机,日本人也搞了一个双发的鸭式FSX战斗机,这个浪潮冲击下,美国人也没有能逃脱,目前公开的最多的就是波音公司(原来麦道公司)研制的X-36鸭式技术验证机!洛马公司也跟了一波,虽然他们在90年年代开始的隐身战斗机F-22上大获全胜。这种大潮冲击下,航空界几乎无人能幸免,上一波是边条翼冲击波,美国F-5战斗机开始,后来在F-16和F-18上成功应用,然后就泛滥成灾,苏联的米格-29和苏-27都是如此,中国受冲击也不轻,沈阳竞标失败的歼-13战斗机就是这个样子,输给了第二波鸭翼狂潮下的成都歼-10战斗机。这就是波音的X-36战斗机,除了验证鸭翼技术之外,也是美国NASA主持下的第一款无垂尾战斗机,而且我们也可以看到,该机设计不简单,还包含了全隐身要素,角锥机头,CARRET进气道,鸭翼和机翼前后缘平行,尾喷口采用了扁平的喷口降低喷流红外型号。大家可以看到,这是一架非常小的飞机,长度只有5米,就是一个遥控飞行模型,这个样机的测试,给了波音公司理解鸭式战斗机优势极大的帮助,或许这也是最新F-47战斗机的直接推手机头设计进气道和机身基本和洛马的F-22一样,这也是当时目前世界最先进的隐身结构,到今天还没有完全落伍。这是该机的俯视图,可以看到不寻常的鸭翼和倾斜的鸭翼根部线条,和机翼翼尖的倾斜一样,机翼采用了那时候很新潮的拉姆达后缘锯齿设计,这个设计现在也烂大街了,欧洲FCAS和GCAP,还有中国沈阳的六代机也是这样设计,我们很好奇的是,波音新飞机的后缘是不是也是这种设计。尾部喷气口做的很漂亮,和F-22的也类似,迫于该机的较小推力和速度,喷口是固定的,就这个角度来说,鸭翼和隐身也没有多少仇恨。这是该机的侧视图,后体取消了垂尾,确实流线好的要死,注意喷口也有倾斜侧壁,起落架舱门没有做锯齿,可以看出,对隐身要求不高,做飞行验证的意味更大。我们可以看到后体,就是很理想的逐渐收缩形状,阻力很小,这也是美国设计师的优点,对尾部形状高度重视,飞机的尾部阻力比较小,这也是飞机高性能的设计要点之一。从这个角度可以看到,飞机的鸭翼比例非常大,操纵效率会非常高,可以做到几乎90度偏转,做一个很方便的减速板,歼-20也有类似设计。这是飞机遥控起飞的图像,可以看到鸭翼上偏3-5度,别的舵面几乎没有动,和歼-10和歼-20也很类似。这是一个很小的飞机,安装一个小涡喷就可以了,我们的小涡喷搞得比较好,就是最近些年。这是一种舰载机的设计想象图,可以看到,没有垂尾,后体确实光滑了许多,尾喷口还是常规的圆柱形设计,该机的边条和鸭翼做的一体化很好,这种设计阻力小,但是飞机的稳定性比较难折腾,大多推力矢量配合阻力方向舵。美国的军火公司,都是经历了几十年的疯狂竞争存活下来的,高度重视技术预研是共同的特征,没有大量的技术预研,要在一轮一轮的生存竞争中活下来是很难的,就这样,还不代表必胜,这也是常态,不是努力了就会赢,但是不努力则赢的机会根本没有。这飞机达到了40度攻角,4.8G,三轴操纵品质都很好,这里也可以看出,鸭式飞机的机动性优势真不是假的,达到了三代半甚至四代是水平。该机首飞时间是1997年5月17日,制造了2架,X-36按照实际战机28%的尺寸建造,由一个在地面站虚拟驾驶舱中的飞行员驾驶,虚拟驾驶舱的影像来自安装于机头的摄影机,这地面遥控飞行,搞得很早了,可以算的VR技术的先河。X-36依靠鸭翼、副翼以及先进的矢量推进喷口控制方向。但是由于在俯仰和偏航这两个轴上都不稳定,所以和X-29一样需要加装先进的数字飞行控制系统才能保持稳定。
X-36首飞于1997年5月17日,共进行了31次成功的测试飞行。研究进行的很顺利,项目报告认为所有计划目标都已达成,甚至好于预期。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于1997年8月与波音公司合并,而此时X-36测试仍在进行中,所以有时该项目也被称为波音 X-36。
X-36 机长 5.55 米,翼展 3.175 米,机高 0.95 米,空重 494 千克,最大起飞重量 576 千克,最大速度为 450 公里/小时,动力装置:1×威廉姆斯国际F112涡轮风扇,700 lbf(3.1 kN)实用升限:20,500英尺(6,100米),推力/重量:0.56 。X-36 采用翼身融合设计鸭式布局构型,没有大多数传统飞机上的垂直尾翼和平尾。其结构主要采用铝合金与石墨复合材料蒙皮,机翼前缘与后缘都具有 40 度的后掠角(这是三代机最常用的后掠角,兼顾了高速和巡航)。
由于是无尾设计,X-36 的雷达反射面积有了大幅度的减小,但却给飞机的飞行敏捷性和高升力特征产生不利的影响。因而 X-36 采用了分裂式副翼和推力矢量装置进行方向操纵(成飞的歼-36也是这个路子),另外还使用了一种非常先进的单通道数字飞行控制系统来使飞机飞行时保持稳定。X-36 采用一台威廉姆斯国际 F112 涡扇发动机,其最大推力为 320 千克(无尾飞机比有尾布局的飞机更需要先进电传操纵系统)。
这是美国探索新一代无尾战斗机的最重要研究计划之一,该机还考虑了隐身设计,可以看出,美国人在30年前就对新一代战斗机做了很多技术探索,无尾飞机这个亮点在六代机上普遍开花结果。
这是该机的F-47战斗机基本情况,目前看来和之前报道的差不多,测试5年,价格未知(估计低于3亿美元,懂王怒批老NGAD的3亿美元成本,估计飞机会适当缩水降低造价),有人无人机协同
下面是美国空军部长的官宣,一点点解读。
吹捧懂王,新飞机出来了,美国空军仍然世界最强,MAGA GAGAGA!(传统的美国风格:自信第一)
三哥风格:三个之最,最先进,最有杀伤力,最有适应性,速度机动性战斗力干掉所有敌人,这里可以看出,美国空军还是越战PTSD作风,机动性死死抓住不放手,当年被米格机支配的痛苦动不动就浮现心头(啥年代了还疯狂追求机动性,我溜了你随便机动,要机动和劳资的无人机和远程导弹一起机动)。
就这一点来看,美国空军还是老了,机动性绝对不能动摇,这也可以解释性飞机采用鸭翼,这也是获取机动性最好的方法之一。东大不要嚣张,你们的六代机小作文刺激不到我们一点半点!(当然,这也是历史上,第一次正面提及外国战斗机,史无前例啊,自信要打折扣了),也被迫漏点真相给点干货,不然镇不住场子:劳资已经飞了5年多,好几百小时,各种极端姿态都玩过,东大算啥??你才飞了2次就BB啥?4年时间内首飞,这是一个军令状,做不到的话,懂王可不是好惹的,我们的歼-20从07年签合同,11年首飞,差不多也是4年,但是那时候基础差很多了,美帝六代机从2014年开始折腾,到现在10年多了,还要4年才能首飞,可以看出新飞机的难度很大(或者说飞机技术的成熟度没有那么高),波音居然不能拍胸脯,2年或者3年首飞啊!多提前点更MAGA!新战机的宣发稿子动不动就提懂王,这是美国几十年来都从来没有过的,美帝进入了新的MPJ时代。F-22老了,继续烧钱更新,F-47继续跨代主宰未来战场,这也是美帝前几年吹嘘的空优战斗机是过去式,新一代战斗机要称为空中垄断者,狂妄自大没边了。过去了30年,成本更低,这难度很大,装备数量将超过F-22的187架,估计会有200-300架水平,航程更远,隐身更好,更可靠好用,减少人力和设施。F-22和F-35内油作战半径基本都在1000km水平,新飞机估计要到1500-2000km,前几年美国空军做的西太作战规划是2500km,不知道美国人用多大吨位飞机支持这个离谱的数据。这里也特别提到,F-22/F-35这一代飞机的隐身和设备过于复杂,可靠性不太好,正常就是一半水平,而且飞机可用性指标很低,对空对地攻击或者侦察,任何一项可用都算数,假如全功能能用,可能就是20%左右的比例。新飞机的隐身涂层需要大幅度改进可靠性,22和35的伺候,一半时间都是刮腻子,太伤人了,这一点,我们的腻子质量更好些。从外场使用的便捷性而言,美国飞机一直做得比较好,外场需要的设备设施还有人员一直比较精简,新飞机的设计估计大幅度向瑞典萨博公司取经,他们的JAS-39战斗机,野外机场外场伺候装弹加油重新起飞等,就是5-6个人就可以折腾,重新起飞速度世界最快,很多细节设计确实牛逼。让敌人仰望星空低头叹息,随时随地的空中力量,这大牛吹的没边了,没有谁对美国的领空感兴趣。这个稿子确实很鸡血,打气的作用超级明显,比美军任何一次武器推介都猛烈,就是不知道这鸡血最后会如何发作。和不少朋友聊过,最近几年美国物价上涨这个离谱,要做到比F-22更低是绝对没可能的,等到懂王下台后,新飞机的造价会不会达到4亿美元,甚至5亿美元?很难说,F-35最早要求3600万美元,后来变成9000万-1亿美元,也是翻了好几倍。而且这一次波音胜出,不少人还觉得太仓促了,就是对于东大2款六代机的应急反应,就美国人工业这个四处快速崩溃的样子,军事航空也够呛能好的了,波音公司就造一些比较成熟的老飞机都出现问题(F-15EX,民机737,轻型喷气教练机T-7A),这么全新的家伙,铁定是四处漏风的,不能想象一个公司到处出问题,单独有个部门冰清玉洁。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