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团启动2025年科研专项,旨在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攻关产业技术难题。该项目由小米全额出资,面向国内高校青年学者开放,提供研究经费和实习机会,并支持优秀学者参与“小米未来星项目”。项目聚焦50项研究课题,合作周期一年,旨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助力小米技术发展。申报截止日期为2025年3月31日。
💡 **合作背景:** 响应国家号召,小米积极践行“技术为本”战略,与高校合作是其科技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
👩🏫 **申请条件:** 面向1985年1月1日(含)后出生的国内高校/科研院所在职全职教师或研究人员(不包含在站博士后),或已获得“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资助的教师,需具备独立研究能力并能带领团队参与课题研究。
💰 **项目资助:** 本年度共设立50项研究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多个方案入选,支持金额为人民币20万元/方案,合作周期为一年,旨在支持前沿科技探索。
🤝 **成果共享:** 受资助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新增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著作、专利、源代码等),其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作者所在院校及小米集团双方共同所有,促进创新成果转化。
🌟 **未来机遇:** 获选者(及团队)有机会参与“小米未来星项目”,在校研究生有机会获得实习机会,为学生提供接触真实产业场景的机会,加速人才培养。
2025-03-18 17:01 北京

第一条 总则
2024 年 6 月 2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密切合作,面向产业需求共同凝练科技问题、联合开展科研攻关、协同培养科技人才,推动企业主导的产学研融通创新”。2024 年 9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提出,“强化校企科研合作,让更多科技成果尽快转化”。
小米作为民营企业的代表,一直践行“技术为本”的原则,制定了“深耕底层技术,持续长期投入,软硬深度融合,AI 全面赋能”的科技战略。高校作为前沿科技探索和人才的聚集地,是小米科技战略实施的重要阵地。
小米揭榜挂帅 - 2025 科研专项由小米集团全额出资赞助,由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小米人力资源部、小米公益基金会联合发起,针对产业内的真实技术问题,面向高校寻求技术交流与合作,为优秀青年学者搭建产学研合作及前沿科研工作交流的平台。
本年度小米集团共发布 50 项研究课题,具体科研方向和课题内容请见附件二《课题清单》,欢迎各位老师积极参与。
本项目将面向符合如下条件的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青年学者展开:申请者是 1985 年 1 月 1 日(含)之后出生的高校/科研院所在职的全职教师或研究人员(不包含在站博士后);或申请人是已获得“小米青年学者”项目资助的教师;
申请者能独立进行研究工作,并带领师生团队共同参与课题研究与实践;
申请者与境外单位没有正式聘用关系;
申请者需确认所在高校/科研院所可以作为项目依托单位签署科研合作协议,申请人本人可以作为项目负责人签署项目保密协议等相关承诺文件。

第四条 申报方式
方案提报前,请提前准备好已填写完成的、word 版本的《申报表》文件(详见附件三),以便提报时可直接上传。任何针对项目申报的问题,请联系小米集团项目负责人张娅婧(电子邮箱:zhangyajing@xiaomi.com,手机号 18635971555)。小米集团将邀请来自集团与一线业务的产业技术专家担任项目评委并成立项目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负责监督计划的实施和项目的内部评审。申请方案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申请者的实施计划及输出成果的意义和价值;
本年度(2025 年)共设立 50 项研究课题,每个课题支持多个方案入选,支持金额为人民币 20 万元/方案,项目合作周期为一年。申请者可自行选择研究课题进行申报,每位申请者限报 2 项(建议 1 项、不可超过 2 项)。“小米未来星项目”:立项课题组成员中的在校研究生,经公司及导师推荐,将有机会参与“小米未来星计划”;该计划是面向全球高校顶级博士及硕士毕业生打造的、以培养小米未来星技术精英以及领域专家为定位的专项校招项目。未来星们将以探索性基础研究与工程实现为己任,助力小米在手机、智能硬件、IoT、人工智能等各个前沿领域保持领先的行业竞争力,用科技改善人类生活,用智慧创造新的未来。
“小米实习”:项目期间,为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真实的产业场景,个别课题将提供学生实习的机会。
受资助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形成的与项目相关的新增成果(包括但不限于论文、著作、专利、源代码等),其知识产权权利归属作者所在院校及小米集团双方共同所有。具体细节以最终签署协议为准。相关论文或著作将被收录到小米集团内部学术论文库供浏览查阅。项目启动:小米集团面向目标高校及科研院所发布本项目信息;
方案评选:组织集团与一线业务的产业技术专家对提报的方案进行内部评审;
交流组织:方案评审前不组织交流,根据评选结果由集团技术委员会统一组织线上交流;
团队确认:根据评选与交流结果,确认投入项目的业务与高校团队;
协议签署:方案获批后,小米出题业务团队与受资助者及其所在单位签署项目协议。受资助者需积极配合其所在单位的协议签署工作,如因受资助者或其所在单位原因而导致协议在结果公布后 30 个工作日内未能签署完成的,视为放弃资助;
项目开展:受资助者与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具体业务团队共同配合开展工作,具体流程以与小米集团技术委员会沟通为准;
研究期限及终止:项目立项启动之日起 1 年止。项目立项后不可更换受资助者。在项目研究工作中,如因受资助者自身原因中断研究工作,需在项目终止的同时根据具体研究进度,配合小米集团完成项目终止协议。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