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关于亲人去世后无法找回微信账号的问题引发热议。吴女士因父亲去世,希望通过其微信通讯录联系外地亲属,但未能如愿。腾讯客服回应称,出于隐私考虑,无法提供聊天记录和通讯录。业内人士指出,数字遗产具有财产与人身专属性质,但社交平台普遍规定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仅有使用权,不允许继承。这一问题凸显了数字遗产在法律和伦理层面的复杂性。
😔吴女士因父亲去世,希望通过父亲微信联系外地亲属,但无法找回微信账号,引发关注。
💬腾讯客服表示,出于隐私考虑,无法提供逝者微信账号的聊天记录和通讯录等信息。遗属只能复制头像、昵称等简单信息。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遗产兼具财产与人身专属性质,例如虚拟货币、聊天记录等。然而,社交平台的服务协议通常规定账号所有权归平台。
📝大多数社交平台明确用户仅有使用权,不允许继承。以微信为例,账号所有权归腾讯,用户仅有使用权,且仅限于初始注册人。
微博话题“亲人去世后微信号找不回”冲上热搜榜,引发关注。据媒体报道,吴女士父亲去世,她想通过父亲微信里的通讯录找到外地亲属的联系方式,但是无法找回。

腾讯客服表示,遗属只能复制逝者账号的头像、昵称等简单信息,不能登录微信账号获取聊天记录、通讯录等,客服称账号内涉及个人隐私,若账号使用人不幸去世且账号无法登录,人工介入也无法找回。
业内人士指出,数字遗产因其存在于虚拟空间的特殊性,不仅具有传统遗产的财产性质,例如虚拟货币、游戏装备等,也具有某些非财产的人身专属性质,例如个人照片、聊天记录等。
大多数社交平台在服务协议中明确表示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仅有使用权,不允许继承,以微信为例,微信账号的所有权归腾讯公司所有,用户完成申请注册手续后,仅获得微信账号的使用权,且该使用权仅属于初始申请注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