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AI治理周报




01

【本周头条】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中国的AI叙事” 存在认知偏差
02

【政府动态】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发布保护人工智能免受攻击的最终指南
03

【政府动态】 美国科技巨头与美国盟友呼吁特朗普重新审视人工智能芯片禁令
04

【政府动态】 美国商务部将54家中国AI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05

【政府动态】 美国企业呼吁设立联邦机构,争夺全球人工智能驱动产业主导权

06

【政府动态】 欧盟将投资13亿欧元发展AI等关键技术
07

【AI巨头动态】 英特尔前CEO称台积电巨额投资难振兴美国芯片制造
08

【AI巨头动态】 OpenAI拟建首座数据中心,规划5EB存储容量
本周头条:

1.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中国的AI叙事” 存在认知偏差

关键词:基础研究与原始创新,技术投机

3月29日,在2025中关村论坛通用人工智能论坛上,北京通用人工智能学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智能学院院长朱松纯表示,目前,行业对AI的讨论几乎被大模型能力所占据,而基础学科、原始创新与智能本质的研究却被边缘化,甚至遭到部分舆论的否定。更有甚者,形成了某种“技术投机”的氛围,仿佛只有少数企业能代表中国 AI 的水平,而长期支撑 AI 发展的基础学术群体、理论工作者、认知科学研究者则被忽视。这种认知偏差,正在让我们离真正的AI创新越来越远。

来源:腾讯科技


政府动态:

2.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发布保护人工智能免受攻击的最终指南

关键词:美国,NIST,AI攻击指南

3月26日消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关于打击人工智能网络攻击的指南最终版本发布,其中包含攻击和缓解术语的更新定义以及最近的威胁缓解方法的发展。该指南通过预测性和生成性人工智能系统区分对抗性机器学习攻击,为新兴的对抗性机器学习威胁形势带来标准化。与2024年1月发布的初始版本相比,最终指南中的一些实质性变化包括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学习阶段的概述、该领域正在进行的未解决的问题以及对不同人工智能系统攻击类别的索引。

来源: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NIST) 

3.美国科技巨头与美国盟友呼吁特朗普重新审视人工智能芯片禁令

关键词:美国,AI芯片禁令,重新审视

3月25日消息,美国特朗普政府因推行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制政策引发多方反对。近日,美国盟友与科技企业呼吁重新评估半导体战略,核心矛盾聚焦于名为“人工智能扩散规则”的出口框架。该政策将全球分为三级:近20个亲密盟友(如欧洲及东亚的国家)享有自由准入;中俄等国被禁运;其余国家则面临算力出口上限。以色列、波兰等盟友担忧政策将削弱本国人工智能产业吸引力。英伟达、甲骨文等科技巨头更直指规则损害其全球竞争力。特朗普团队内部也出现策略分歧:部分官员主张简化分级制度但保留出口许可要求,另有人提议彻底废除现有框架。若维持现行规则,美国或将技术出口转化为地缘政治筹码,但可能倒逼新兴市场转向自主供应链,同时制约美企海外扩张。

来源: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官网

4.美国商务部将54家中国AI科技公司列入“实体清单”

关键词:  美国商务部,中国AI公司,实体清单

3月26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美国商务部下属的工业与安全局(BIS)在联邦公报上刊发两份文件,将54个中国科技企业和机构实体纳入所谓的“实体清单”,预期将于3月28日生效。此次制裁聚焦人工智能及量子技术领域,美国商务部将一系列与中国AI大模型开发、服务器以及超级计算机产业的12家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另一份文件中,美国BIS将总计约80个实体列入清单,其中,42家公司和机构位于中国。根据BIS文件,上述被列为实体清单的企业,向这些实体出口、再出口或转让(在国内)受《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的物品,必须受到美国商务部出口管制,需获得《出口管制条例》管制物品的许可证,许可证申请将按照推定拒绝方式进行许可证审批。

来源:钛媒体

5. 美国企业呼吁设立联邦机构,争夺全球人工智能驱动产业主导权

关键词:美国企业,联邦机构,AI产业主导权

3月27日消息,据《财富》杂志报道,特斯拉、波士顿动力等美国机器人企业联合向国会呼吁,要求设立联邦机器人办公室并制定出台政策,以维持全球竞争优势。初创公司Apptronik CEO指出,人工智能驱动的新一轮机器人竞赛已至关键期,亟需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资助等政策保持技术领先。美国先进自动化协会(Association for Advanced Automation)警告,缺乏政策支持或将导致美丧失人工智能及机器人双重优势。特斯拉Optimus项目负责人强调规模化生产能力决定胜负,而Gartner分析师则认为人形机器人实用性受限,特定场景多功能机型更具前景。目前美企已在国会展示多款最新产品敦促政府推动相关进程。

来源:财富杂志

6.欧盟将投资13亿欧元发展AI等关键技术

关键词:欧盟,投资,AI关键技术

欧盟委员会28日宣布将在2025至2027年间投资13亿欧元用于部署对欧洲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技术,包括人工智能和云计算等。欧盟委员会在新闻公报中说,相关资金将通过“数字欧洲”项目,向人工智能的部署及其在企业和公共管理中的应用、云计算和数据、网络韧性、数字技术人才培养等领域注资。公报说,“数字欧洲”关注的重点项目包括改善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的可及性,特别是在医疗护理领域的应用;帮助构建更强大的地球气候模型,支持气候适应性研究和灾害风险管理;强化医院、海底电缆等关键基础设施的网络安全等。据悉,“数字欧洲”项目是欧盟首个专注于将数字技术应用于企业和社会的专项资金计划,2021至2027年间的总预算为81亿欧元。

来源:新华社


AI巨头动态:

7. 英特尔前CEO称台积电巨额投资难振兴美国芯片制造

关键词:英特尔,台积电,芯片制造

3月27日消息,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Pat Gelsinger)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台积电承诺在美国额外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先进芯片制造工厂,这对于美国恢复其全球芯片制造领导地位的帮助不大。基辛格指出,如果研发不在美国,美国就不会在半导体领域保持领先地位。“台积电的所有研发工作都在中国台湾地区,他们也从未宣布要把研发迁往美国。”他表示。台积电表示,公司计划在美国开展的唯一一项开发工作将是已投产的工艺技术,其核心研发工作仍将留在中国台湾地区。尽管美国在芯片制造领域失去了尖端技术优势,但基辛格表示,美国仍在许多先进技术领域保持全球优势,这些技术很可能会决定谁是未来的人工智能领导者。

来源:金融时报

8.OpenAI拟建首座数据中心,规划5EB存储容量

关键词:OpenAI,数据中心,存储容量

3月26日消息,据《The Information》援引知情人士消息,OpenAI正评估建设首个数据中心,计划采购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存储设备,目标实现5EB(500亿GB)容量。该方案若落地,将使该公司跻身全球最大存储客户行列,同时降低对微软云服务的依赖并优化成本结构。知情人士称,该计划与年初披露的“星际之门”超算项目关联,目前尚未正式敲定。

来源:The Information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编
上述信息均根据原文内容整理,谨供读者参考,

不代表本机构立场和观点

往期回顾

AI周报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69期

AI周报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68期

AI周报丨人工智能国际治理观察第267期

主理人丨刘典

编辑丨贾添喻
排版丨李森
终审丨梁正 鲁俊群
关 于 我 们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nstitute for AI International Governance, Tsinghua University,THU I-AIIG)是2020年4月由清华大学成立的校级科研机构。依托清华大学在人工智能与国际治理方面的已有积累和跨学科优势,研究院面向人工智能国际治理重大理论问题及政策需求开展研究,致力于提升清华在该领域的全球学术影响力和政策引领作用,为中国积极参与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提供智力支撑。

新浪微博:@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

微信视频号:THU-AIIG

Bilibili:清华大学AIIG

内容中包含的图片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