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刻浴室沉思 04月03日 08:14
反向知识是对父母的最大考验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传统思想里的教育之道。今天要是还动不动就骂,动不动就打,很难奏效。为什么? 因为我们小时候是短缺时代,啥...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在信息丰富的时代,父母应如何转变教育观念。传统教育强调“正向知识”,即告诉孩子该做什么,但在物质丰富的今天,这种方法已不再奏效。文章提出“反向知识”的概念,即告诉孩子不该做什么,从而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文章还指出了父母在教育中常犯的错误,如恶性批评、贴负面标签和落差比较,并强调教育的本质是家长的自我提升,而非一味指责孩子。

😠 恶性批评:文章指出,恶性批评不仅无法解决问题,还会打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在信息丰富的时代,孩子更需要被鼓励和支持,而不是被贬低。

🏷️ 负面标签:父母和老师常给孩子贴标签,忽视了每个孩子都有优点的事实。文章建议,教育应关注孩子的长处,并以此为基础,帮助他们成长。

📉 落差比较:文章批判了中国教育中常见的落差比较,指出这种做法掩盖了孩子的优点,让他们变得自卑。文章强调,教育应鼓励孩子与自己比较,关注他们的进步。

反向知识是对父母的最大考验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传统思想里的教育之道。今天要是还动不动就骂,动不动就打,很难奏效。为什么?

因为我们小时候是短缺时代,啥都缺,孩子就两个特点:皮实,扛造。那时的孩子动机很强,因为啥都缺嘛,所以很想蹦出来。现在是丰富时代,啥都不缺。于是孩子就少了动机,没了皮实和扛造。拿着原来的旧地图,就很难找到新大陆了。

我们那时的教育叫正向知识,就是教孩子要做什么。例如你长大了的理想是什么?勤俭节约,刻苦耐劳。。。因为信息缺乏,所以指明方向。现在信息丰富,孩子很早就接触了大量的信息,因此现在要给的是反向知识,也就是啥不能做。因为可以做的太多了,你只能把不能做的划清楚,孩子就知道哪些可以做,才能发挥想象力。

同样的道理,家长也有反向知识,就是哪些不能做。你不做这些,自然孩子教育也就合理了:

1-恶性批评

开口就骂,这事有多少家长是能忍住的。孩子是弱势一方,被骂时,肯定是无法抵抗的,只能挨骂。可骂能解决问题吗?不能,因为强制性的措施,只会带来更强的反作用力。更重要的是,批评最后的结果就是打压,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就被打压没了。

2-负面标签

你就是个不遵守规矩的孩子,你永远都是注意力不集中。。。父母和老师都喜欢给孩子贴标签。每一个孩子身上都有很多缺点,这个是必然的。父母和老师希望他们尽善尽美也是必然的,于是两个事实间就矛盾了。孩子很难达到我们的要求,不是他们太差了,而是我们要求太完美了,因为我们总希望补短板。

可这就像一间黑暗的房间,到处都是黑的。我们要怎么做?点亮一盏烛光,就能照亮所有的黑暗。你自己想想我们身上有多少缺点?今天能在社会立足,是靠我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吗?不是,还不是靠你的一技之长。所以教育孩子,不是补短板,而是找到那个他们擅长的,点亮它,让它成长起来,驱走所有的不擅长。

3-落差比较

这是中国教育里最大的BUG,考试成绩一出来,首先是你们班第一考多少,隔壁谁家小谁考多少。孩子学了钢琴,可这不够,因为她同学还学了书法。。。

中国家长的焦虑源自于各种落差比较,班上2个孩子,你孩子就有至少19项不如人。于是他们擅长的那一项,就被掩盖了。反而成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的“废物”。

自己和自己比,我进步了,就是好的。家长们活到这年纪了,还不明白生活就是自己的,人比人比死人的道理?今天比昨天好,今年比去年好,就是幸福美好生活的定义了。这个道理,怎么放到孩子身上,就不对了?

孩子教育不好的,最少踩中两项。好好反思反思,情绪为什么不稳定了?恶意批评为什么避免不了?标签贴了多少了?你家孩子和多少人比较过?

孩子教育,本质上是家长的再教育。本来一张白纸,画不好,说是纸的错,难道不是画的人的错吗?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教育 亲子关系 反向知识 家庭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