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小米SU7爆燃事故引发了对新能源车企自动驾驶技术的重新审视。专家指出,目前多数新能源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仅停留在L2辅助驾驶阶段,远未达到真正的自动驾驶水平。过度宣传和虚假营销可能导致车主误解,增加事故风险。专家呼吁监管部门对夸大宣传的车企进行严厉处罚,强调在技术成熟前,驾驶员应始终掌握方向盘,确保行车安全。
🚨 自动驾驶现状:专家指出,目前新能源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普遍停留在L2辅助驾驶阶段,并非真正的自动驾驶,技术成熟度有待提高。
📢 宣传问题:部分车企将“自动驾驶”作为主要卖点,存在过度宣传和虚假营销的嫌疑,容易误导消费者。
⚠️ 潜在风险:车主可能误信自动驾驶,忽视驾驶责任,从而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危及人身安全。
⚖️ 监管呼吁:专家呼吁监管部门对涉嫌夸大宣传、虚假营销的车企予以重罚,促使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消费者负责。
🚦 安全建议:在自动驾驶技术尚未完全成熟之前,驾驶员应始终保持警惕,将方向盘掌握在自己手中,确保行车安全。
快科技4月3日消息,小米SU7爆燃事故让人痛心的同时,这也让各界重新审视了一路狂奔发展的新能源车企们。
在国内新能源车企发展如火如荼之际,将“自动驾驶”作为宣传噱头并不是个例,更有大部分新能源车企视之为主要卖点。
相关专家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专业角度看,现实是目前新能源车企的自动驾驶技术远远谈不上真正的“自动驾驶”,普遍只是停留在L2辅助驾驶阶段,而且技术也并非完全成熟。
操控汽车主要依靠驾驶员本人而非行车电脑等软件设施,如果车主“误信”自动驾驶的作用,可能会加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过度宣传在营销中并不鲜见,但汽车关乎人身安全问题,且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对普通人而言门槛较高,不易分辨。
专家呼吁,对于涉嫌夸大宣传、虚假营销的车企予以重罚,促使其保有敬畏之心,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本着对生命负责的态度,在相关技术没有完全成熟之前,方向盘要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