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kr 04月02日 18:11
一个月时间三名董事离职,元老和资本都在抛弃奈雪的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奈雪的茶近期面临多重挑战,业绩下滑、高管频繁离职,引发市场担忧。公司非执行董事马焱俊、魏国兴等董事的离任,反映了资本方对公司经营状况的审慎态度。同时,核心高管邓彬的离职也预示着公司内部的动荡。业绩方面,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直营门店数量减少,单店销售额下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奈雪的茶亟需解决扩张与收缩、优化单店模型以及平衡高端定位与成本压力等问题。

📉 **业绩下滑与亏损加剧:** 奈雪的茶2024年营收为49.21亿元,较2023年下滑4.7%,净利润亏损高达9.17亿元。这主要受到消费市场疲软、行业竞争加剧、闭店损失与资产减值等多重因素的影响。

🚪 **门店数量与经营数据下滑:** 2024年,奈雪的茶直营门店数量减少121家,每笔订单平均售价、日均订单量均有所下降。一线城市单店日销售额从1.27万元降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从9500元降至6800元。

😟 **高管离职与资本态度转变:** 近期,包括非执行董事马焱俊、魏国兴、执行董事邓彬在内的多位高管离职。马焱俊代表的太盟投资集团减持股票,魏国兴代表的天图投资也开启减持模式,这反映了资本方对奈雪经营状况的谨慎态度。

一边是业绩、市值大幅缩水,一边是高管频繁出走。持续传出的利空消息,给奈雪的茶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

4月1日晚间,奈雪的茶再次发布董事会人员变动公告。公告显示,公司非执行董事马焱俊因其他工作安排,已提呈辞任非执行董事,即日起生效。马焱俊辞任之后,将不在公司担任任何职位。

公开资料显示,马焱俊于2024年5月17日被委任为奈雪的茶控股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任期不足一年。他代表奈雪的茶主要投资方之一——太盟投资集团(PAG)进入董事会,此前他在太盟担任董事总经理,拥有超过15年的投资管理经验。

太盟投资是奈雪的茶2021年C轮融资的主要投资者,当时奈雪的茶估值已经飙升至104亿元,每股成本高达1.1美金(约8.5港元),太盟总计投资1亿美金。如今四年过去了,截至昨日收盘,奈雪的茶最新股价是1.1港元。业内预估,此次马焱俊的离任可能与太盟投资减持后的角色调整或公司战略方向变化有关。

公开资料显示,在2024年9月27日-10月2日期间,太盟以均价1.97港币抛售2432万股奈雪股票,套现4801.74万港元,持股比例从5.28%降至3.88%。从8港币到1.97港币,太盟投资的减持行为算是妥妥的割肉。

值得一提的是,在宣布马焱俊辞任前一个月时间,奈雪的茶还有两位董事宣布离任。一位是,非执行董事魏国兴,一位是执行董事邓彬。

与马焱俊类似,魏国兴去留的背后,或是资本对奈雪的态度。

2023年12月,魏国兴以天图投资合伙人的身份进入奈雪的茶董事会,代表天图参与后者的战略决策。天图投资是奈雪的茶早期投资方之一,参与了奈雪的茶从天使轮到A轮、A+轮以及B-1轮的投资,成为奈雪上市前最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达到13.05%。

但从2023年开始,天图资本开启了减持模式。公开资料显示,从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天图投资通过四次减持累计套现约2.3亿港元,持股比例降至4.98%。

如果说马焱俊、魏国兴的任职与辞任反映了资本方对奈雪经营表现的联动反应。那以邓彬为代表的元老离职,在业内看来是更能直观反应公司内部动荡的一个重要信号。

2月26日,奈雪披露公司执行董事、首席运营官邓彬辞职的消息。公开资料显示,邓彬2016年加入奈雪的茶,彼时奈雪成立才一年时间。在奈雪任职10年期间,邓彬先后担任运营主管、区域总经理,并于2019年1月起担任首席运营官,2021年2月成为公司的执行董事。值得一提的是,邓彬是奈雪除创始人赵林彭心夫妇以外的唯一一位执行董事,被称为公司的“三号人物”。而邓彬离职的同时,奈雪还曝出多名中高层批量出走的消息。

无论是董事会的持续变动、还是高管的出走,对当下的奈雪来说都算不上好消息。从2021年上市至今,奈雪仍深陷亏损泥潭中,仅在2023年短暂恢复盈利1300万元,2024年再度迎来巨亏。最新财报显示,2024年,奈雪实现营收49.21亿元,较2023年的51.64亿元下滑4.7%,净利润亏损高达9.17亿元。

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奈雪在财报中表示,2024年度消费市场表现疲弱,而现制茶饮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直营门店的收益及门店经营利润率产生波动。另外,闭店损失与资产减值也进一步侵蚀了公司的利润。

2024年,奈雪的直营门店数量从2023年的1574家减少至2024年末的1453家,少了121家。与此同时,直营门店经营数据也在全面下滑:每笔订单的平均售价从29.6元下探至26.7元;日均订单量从344.3笔降至270.5笔。双重影响之下,导致奈雪过去一年在不同市场的单店日销售额全面下滑,其中一线城市从2023年的1.27万元下滑至8900元,新一线城市则从9500元下降至6800元。

奈雪全面溃败的同时,蜜雪冰城、霸王茶姬、古茗、茶百道等四家以加盟模式为主的公司,2024年分别盈利44.54亿元、25.15亿元、14.79亿元、4.72亿元。新茶饮行业的悲欢并不相同,但奈雪无疑是最惨烈的一个。

这种惨烈不光体现在业绩上,还漫延到了资本市场。3月10日,奈雪被移出港股通名单,意味着内资只能卖出而无法买入,这直接导致奈雪股价暴跌。再叠加业绩影响,导致奈雪股价近期持续下跌,公司市值已不足20亿港元。

市场凶猛,新茶饮行业已进入深度博弈阶段。到底该扩张还是收缩、如何优化单店模型、怎样做好高端定位与成本压力的平衡......这些都是奈雪急需攻克的命题。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食品内参”,作者:李欢欢‍‍‍‍‍‍‍‍‍‍‍‍‍‍‍‍‍‍‍‍‍‍‍‍‍‍‍‍‍‍‍‍,编审:橘子,36氪经授权发布。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奈雪的茶 业绩下滑 高管离职 新茶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