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高速燃爆事件,我觉得国内车企有几点需要改善。
第一,新能源多是电控门,车企都把机械式的应急拉手做成了隐藏式,为了好看也没做颜色标识,我想大部分乘客在车祸降临时,根本不知道怎么开门的…
即便是一些车主本人也会产生慌乱,是否能设置成红、橙等颜色,规定放在某个位置呢?以期成为一种共识。
第二,当车速达到一定数值时,碰撞会让车身变型,机械拉手很可能失效,此时需要用到破窗器。
小米SU7有设计一个手电筒,兼容了破窗器功能,商城售价179-199元,需要车主单独购买,小米su7扶手下面还有一个专属的放置槽,我觉得这柄手电筒应该变成Su7标配。
珍爱每一位用户的黄金三五分钟。
蔚来曾经在2021年采购了破窗锤送给所有用户,我觉得在这起事件后,各大车企应该让破窗锤和专属放置槽成为标配。
第三,在这起智驾事故中,安徽铜陵路段在自车道设置了路障,当事人需要转向驶入逆向车道…
我记得各地路政在做这种修缮工程时,不仅要在线下设置警醒标志,还要提报实时信息至高德等地图app的,做好互联网导航工作,那么提报至智驾系统也应该是其中一环。(实际生活中很多路面养护并未上传至实时路况)
高速路政是怎么做线下养护的呢?
警告区:距施工现场1600米放“前方施工”提示牌
上游过渡区:800米、400米、200米也设置相关的“前方施工”“禁止超车”“限制速度”提示牌
终止区:设置防撞筒等等。
中国互联网都已经这么发达了!
还应该设置3公里、1.5公里、500米的阶段性语音提醒,毕竟已构成高危路段…即便不是智驾场景,也应该这样做,理应让路政做好互联网数据共享+基层培训。
我查阅了许多事故视频…真的不止小米su7的智驾遇到了这种情况,许多人开了自动驾驶看手机,聊天,错过提示牌撞上防撞桶,被罚3分50块。
路障语音应是标配,这tm人命关天啊。
第四,小米SU7现在属于L2级智能辅助驾驶,还没到解放双手的地步,小鹏也只是接近L3级,我觉得出事车主是过于信赖智驾了,或者没有学完智驾学堂里的内容。
就像我说的第三条,在光线不充足,路政没提报给各个地图、智驾软件实时施工信息的情况下,那么就是在玩命了。
各车企应该加大风险提示,这才是真贴心。
第五,我以前觉得电控门很酷,很fashion,现在才觉得机械式拉手更有安全感…针对了一种场景,是从车外营救车内的人。
一些车企也许应该考虑在产品迭代时,加回来这种看似复古的设计。另外,像有心救人/自救的朋友们,或许该考虑购买破窗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