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4月02日 11:20
雷军“我不应该再等了”尽显选择难题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小米SU7发生碰撞事故后,雷军发表微博回应,引发了对危机公关和企业领导力的讨论。文章对比了小米公司发言人的“专业”声明与雷军的个人回应,探讨了在危机时刻,专业意见与个人直觉在决策中的作用。文章指出,危机公关的核心是管理问题和领导力问题,而非单纯的专业问题,并强调了CEO在决策中的重要性。文章也反思了公关在企业与公众之间的角色,以及如何在危机中做出正确的价值观选择。

💔 事故发生后,小米公司发言人发布了“专业性”声明,试图回应公众质疑,但未能有效平息舆论,声明内容被质疑回避关键问题,例如车门未能打开的原因。

🤔 雷军在事故发生后选择亲自发声,其真诚的回应赢得了公众认可。文章指出,雷军长期积累的个人形象和公众认知,对于危机应对起到了积极作用,也突显了领导者个人在危机时刻的重要性。

⚖️ 文章对比了两种危机公关模式:专业团队的“标准”声明和雷军的个人直觉回应。强调了在信息不明确、舆论走向不明朗的情况下,领导者需要做出基于价值观的决策,而非仅仅依赖专业意见。

🗣️ 危机公关的核心在于管理和领导力,公关人员需基于公众价值观,向CEO提供决策参考,而最终的决策取决于CEO的判断。公关人员需要预知风险,但规避所有风险可能导致错误决策。

4月1日晚22:19分,雷军在微博发声回应小米SU7碰撞事件。

“难以承受的悲痛”,向逝者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

29号的事故导致三名女孩不幸离世,3天来公众的痛惜、期待和质疑考验小米,雷军在微博中称:“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 

昨晚雷军发微博之前,我的好几个公关群了吵成一团,有的说雷军一定要出来,有的说应该等事实,此时不宜出现。

我昨晚的直觉是先不发声,也被“雷军是不是应该去慰问家属”这样的具体选项干扰。

不发声的原因是:雷军出来,他的每一句话都会被审视,从不同的角度解读,发声的好意被夹杂着不同情绪的言论裹挟,撕裂的舆论最终对家属、对小米、对社会都不利。

其次,公司的基本立场,对事故发生表示痛惜,在警方指导下配合调查,已经在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发言人声明中表达,可以等调查有初步进展后再考虑下一步发声。

以及其他关于行业影响,类似事故是不是都应该一把手第一时间发声,讲什么、怎么讲;对公众的进一步质疑要不要持续回答,讲什么、怎么讲,等等。

我还想到,2018年的滴滴顺风车杀人案,滴滴CEO和总裁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声,他们团队的纠结,程维和柳青的后悔,他们在下一个类似事件中的补救,包括迅速回应,慰问受害人家属。

从雷军的微博回应来看,上述想法,真的想多了。

雷军微博声明下面的评论

真诚是必杀技,但是你试图表达真诚的时候是否能让人相信你的真诚,你有没有日常积累、人设标记,这是CEO们在危机时刻站出来的顾虑。

雷总是非同寻常的雷总,人们习惯了他的出场,他不刻意的对话方式,睿智的思维,识大体的格局,宠粉的愿望,憨憨的性格,不惧出错、自我调侃的个性,让这个顶流IP影响人心,温暖人心。 

雷军现象给企业公关提出了新的问题,要专业还是靠直觉。

舆情在4月1日中午小米公司发言人“专业性”的微博发布后形成高潮。公众的质疑点在于:

发布撞车前记录是否是逃避责任,从NOA发出有障碍风险提示到驾驶者手动接管为一秒钟,从人驾状态到发生碰撞为一秒钟。

这是暗示NOA的及时反应,还是过迟提醒?是车辆问题,还是驾驶者的问题? 

更多的质疑在于,这份声明似乎在选取对小米汽车有利的事实,而忽略了人们更多关心的诸如“为什么车门未能打开”等问题。

小米汽车发言人的声明应该是公关、法务、政府关系等部门协调的产物,一份标准的公关声明,车企近年来对这类事故的标准文本。 

雷军对这个声明满意吗? 

企业管理风格不同,有的企业一人决策,不管团队提什么方案,创始人/CEO会按自己的直觉行事,结果有的大获成功,有的跌入泥潭。

另一类企业相信“专业”,创始人/CEO耳朵软,喜欢交给集体决策,下面人一嚷嚷,外部公关专家笃定地说应该这样这样,决定就这么做了,效果跟上面一样各异,失败的机率甚至会更高一些。

领导力最终是领导个人的能力,包括寻求意见,遵从事实判断、价值判断、利益判断综合原则,最终果断决策。

小米SU7碰撞事件给我们提供了罕见的双模式版本,一个是小米公司发言人的专业版,一个是雷军的个人直觉版。

目前的舆情表明了个人直觉的优势。

这种模式是否可以普世推广,还是严重存疑,因为你不是小米,不是雷军。 

小米团队做了自己应该做的,提供了专业意见,发布了可公开的事实,回避了无法确认、可能引起更多争议的话题。

雷军的听劝也是他的风格,平时短视频怎么拍听劝是常人的习惯,危机中听劝而不跑偏是领导力的考验。 

雷军和小米没有跑偏,两份声明表明了两种应对模式在危机状态下,在事实不明确、舆论走向不明确的情况下决策的选择和不同的效果。

危机中公关的专业精神还重要吗? 

专业不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代名词,只是某种特殊的视角。 

危机公关不是一个专业问题,而是管理问题,领导力问题。

公关是处在企业和公众之间的微妙角色,他要从公众的立场为企业提出决策参考,也要从企业的角度做好与公众的对话。 

这种两边不是人的状态是公关不受待见的原因。

不受待见,但被需要,也是公关这棵小树在大风中不倒的理由。 

公关要基于公众价值观,对舆论情绪的手感向CEO提出决策参考意见;而正确的决策,最终取决于CEO的判断。

每个重要的决策都有风险,公关的责任是预知所有风险,但是试图规避所有风险,最终指向的一定是错误决策。 

危机决策不是依靠专业意见的理性行动,而是直面风险的价值观选择。 

如果你是公关人,企业遇到了小米这样的事件,你会做些什么,给你的CEO什么建议? 你会稳妥,还是激进?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雷军 小米SU7 危机公关 领导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