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港互动貌似准备进军饮料界。
这家公司于近期发布了多个岗位需求,招聘采购、带货主播、品牌营销、产品经理等职务。据游戏新知了解,蓝港想打造「新中式饮品品牌」,采用电商平台和线下实体店进行销售。有趣的是,公司还像是打算在门店引进「AI智能咖啡机」「AI机器人」等设备。
与此同时,蓝港最新发布的2024年业绩公告也提到了,公司全面启动了对「直播电商」等业务的探索。
这不免让人感到有些意外。游戏新知之前报道过,蓝港于2022年开拓了食品业务(主要在电商平台卖笋制品)且做到了千万GMV;但在2022年底,公司决定继续专注核心业务(游戏与影视),于是食品业务被叫停并转让出去。
如今三年过去,蓝港竟然又做起电商了。
兜兜转转,重拾电商业务
蓝港至少从去年就重新拾起了电商业务。
旗下多家公司(如天津八八六 四网络)陆续变更经营范围,新增食品互联网销售、日用杂品销售等项目。蓝港还注册申请了方便食品、啤酒饮料类商标「千与千寻」,并将一家控股公司更名为「北京千里千寻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有食品经营备案凭证,经营项目为预包装食品、保健食品)。
蓝港还在抖音平台开设了「蓝港星选」「蓝港精选」「蓝港优选」等账号进行直播带货。这些账号的粉丝数均不超过3000,商品橱窗挂有零食、饮料、农产品及各种日用品的外部链接,直播间基本采用「快速过品」的模式(近期主推零食大类)。目前账号都还在起步阶段,其中两个号自3月28日起开始更新视频动态,看样子是准备结合短视频进行推广了。
另一边,蓝港正力图打造互联网综艺与直播电商结合的一站式平台,面向抖音、微信视频号、小红书、快手等。如前文所述,公司在招聘直播电商相关岗位,且多条需求出现了「茶饮」「饮料」「食品」等关键词。
其中,「企业品牌营销策划」岗位要求负责「新中式饮品」的整体品牌策略规划,以及负责电商平台新中式饮品的产品页面优化、促销活动策划等。「食品/饮料研发」岗位要求具有食品项管类专业及研发经验的人士。「采购经理」则专注供应链端,负责咖啡豆、茶叶、糖浆、奶制品等饮品原材料的采购等。
有消息人士称,蓝港对茶饮市场做了相关调研,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切口。
而且蓝港可能是有建线下门店的规划。公司近期在招揽具有门店运营、管理以及招商加盟相关经验的人才。其中在招商加盟方面,或将参考库迪、蜜雪冰城的模式。另外前面也提到,公司未来可能会在门店配置「AI咖啡智能机器人」之类的设备——茶饮行业现在非常卷,但如果走「AI+门店」路线的话,倒是有机会打出差异化,这也符合未来的大趋势。
一直走在跨界的路上
话说回来,已经数不清这是蓝港第几次跨界了。
这家老牌厂商崛起于手游时代,早年凭借「蓝港三剑」(《王者之剑》《苍穹之剑》《神之刃》)的突出表现,跻身中国手游发行商TOP10,并于2014年登陆港股,估值一度达到60亿港元。
据悉上市后,蓝港的账户上多了2个亿美金,当时创始人王峰称这比公司两年前(的资金)多了十倍,「我们可以玩当年蓝港玩的十倍」——由此走上了跨界之旅。印象中,蓝港曾发起「泛娱乐」大战略,买了不少影漫游IP、投资和设立相关企业(蓝港影业便在这个时期成立,自此游戏与影视并列公司两大核心业务);还涉足过硬件设备、VR、区块链、AI、儿童教育等领域……
反倒是后来的食品业务,其实是在公司资金较为紧张的时候开启的。那几年,移动市场经历多次大洗牌,许多老牌厂商都掉队了。蓝港的核心业务也出现了大收缩,很难再花那么多钱去做新品的研发。公司想找一些能小成本试错、又有一定机会和可能性的赛道,最终确定了做笋制品并在线上销售。
比较幸运的是,由于赶上了短视频与内容电商的爆发期,加上公司多年来从事游戏运营和影视发行,本身就比较擅长短视频投流、引流和素材制作,仅用半年时间,食品业务就实现月GMV千万,一度成为蓝港2022年财报的最大亮点。而蓝港作为一家游戏公司在抖音卖笋卖到第一名,也令许多从业者大为感慨。
但没想到在2022年12月9日,蓝港突然宣布,决定终止进一步探索食品业务,并对外称是「经审视长期发展规划及整体业务策略后,且为了资源最大化以继续发展核心业务」。根据公告,蓝港将持有食品业务经营主体的所有股权转让出去,总代价为180万元。
紧随其后的是蓝港的管理层变动:原CEO廖明香因对公司未来方向和发展抱持不同观点,提交辞呈,CEO职位由王峰接管。
王峰过去数年一直专注于区块链。2018年6月,王峰辞任蓝港CEO,并劝说廖明香接手公司,自己则全身心投入到区块链。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王峰更多是活跃在海外各大区块链论坛和Web3峰会。
而随着王峰回归,Web3被带到了蓝港,成为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重心。资源被集中起来后,除去Web3,公司还将继续围绕游戏与影视去探索一些潜在机会。
不出意外地,蓝港也看中了持续爆发的小游戏和短剧市场。但到底入局太晚了,投入也不够大,相关业务的进展并不顺利。
其中,小游戏在财报中短暂出现过几次。2023年Q3业绩公告、2024年半年报都还提起过「探索小程序应用前景」,预计在2024年Q3测试《闹闹天宫2》(蓝港自研塔防卡牌手游)小程序版本。但等到2024年业绩公告发布,已不见「小游戏」的身影。
短剧业务则从2023年末开始布局。在发行层面,公司推出了专注短剧的品牌「蓝港剧场」,并于去年下半年在微信和抖音小程序上线了自有短剧平台(自制+引进剧集)。在内容层面,公司既做女频也做男频,出品制作了《蚀骨千金》《不要和陌生人结婚》《冒牌财阀是大佬》《你好,李书惠》《夺冠之母凭女贵》等剧。
可惜这些短剧上映后大多反响平平,蓝港短剧平台也于今年2月发布了停运公告。据了解,由于短剧市场发展快速,各类题材呈现出重复泛滥现象,基于对市场环境的深入分析和审慎考虑,公司决定暂停短剧业务。
或许是因为核心业务久久未能找到突破口,亦或是基于其他考量,蓝港再次把视线投向了曾经做得不错的「直播电商」。目前新业务还在起步和探索阶段,在2024年业绩公告中也仅以一句话带过。后续公司将如何进一步拓展用户、茶饮又会以何种形式冷启动,都还有待观察。
蓝港2024年业绩回顾与展望
被寄予厚望的Web3
自上市后,蓝港长期聚焦于游戏和影视业务。然而,游戏业务经历2014~2016年的爆发后,就止不住下滑趋势。影视业务的收入波动则相当大,经营超过八年,合计创收不到5亿元。核心业务的增长乏力,导致公司整体营收下滑,并且连年亏损,累计亏损额接近12亿元。
期间,蓝港进行了多次跨界尝试与布局,但大多未能有效缓解尴尬的经营状况。到后来,公司把希望寄托在Web3领域。
注:2022年的影视业务收入包含其他业务
2023年蓝港宣布新CEO任命,彼时王峰在朋友圈表示,(自己)从旧金山回到香港,回到蓝港互动2014年上市的原点,「(将)不畏惧,越过地雷阵,带领队伍,Web3和游戏结合的奇妙世界,大有可为」。
也是在这一年,蓝港宣布全面开启Web3探索。自此,Web3业务以「战略重心」的定位,开始出现在公司的财报中并占据一大板块。
为了进入Web3,蓝港做了一系列准备工作。先是进行了两项重要的人事变动:任命有火币美国CEO背景的Fu Frank Kan担任公司独立非执行董事;以及任命赖伟锋为海外Web3业务副总裁,由他牵头组织蓝港旗下Web3游戏平台NAGA的产品研发及运营(该平台于2023年Q2孵化推出,收录超过3000款Web3游戏)。赖伟锋与王峰共事多年,曾先后负责蓝港游戏产品网站部,还担任过区块链火星财经的产品负责人(注:火星财经的创始人亦是王峰)。
蓝港还通过资本运作快速切入赛道,包括但不限于:
与共识实验室Consensus Lab(加密投资与研究机构)在香港合作成立合资公司,以进军Web3产业和加密货币投资市场;
与HashKey(香港持牌虚拟资产交易平台)达成谅解备忘录,在Web3基建及AI等范畴展开合作,共同探索Web3时代数字娱乐的创新模式及应用场景;
以126万美元收购EcoPowX(加密货币网络与AI算力创新服务公司)30.3%的股权,以进一步拓展集团Web3业务(收购后财务业绩不会于蓝港的账目中综合入账);
……
购买加密货币也是蓝港Web3业务发展及资产分配策略的重要一环。王峰提到,在他接手公司后,终于可以对齐蓝港的现金管理——「基本上以比*币本位主导的配置」。
从2023年起,公司在比*币约25000美元/单位的价格开始分批买入(当下单位价格约82000美元)。
而由于此类交易通常要选择合适的时机(市场存在短期内动荡),公司向股东提议将加密货币的购买授权赋予董事会,并针对相关条款多次修订。原先是规定购买加密货币有单位价格上限,后来调整为根据加密货币在公开市场上的买入及卖出价厘定之代价(上限不超过市价10%)来购买,最高限额也从原来的500万美元,修改为最多可购买6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
据统计,2023年,公司以280万美元的价格购入99.5143单位的比*币;2024年进一步购买了54.3479单位的比*币以及998.39单位的以*坊,分别又支出了400万美元和36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2024年售出部分加密货币,共实现收益约213万美元。
截至2024年末,公司还持有一定数量的加密货币。按照2024年12月31日的收盘价计算,该等资产的公允价值估计为1220万美元,未变现浮盈460万美元。
按财报所述,至少目前,公司持有的加密货币对公司资产增长的确起到了较好的补充作用。
有趣的是,去年10月,王峰在社交平台回忆起一段往事,2019年他曾提议蓝港买入2000万美元的比*币(当时一枚价格大概不到6000美元),但他没有想到,这项计划遭到了某位大股东代表强硬的反对并声称如果执行该计划就要起诉王峰,双方就此不欢而散。直到王峰于2023年回到公司担任CEO后,蓝港才开始执行相关投资计划,但当时的单位价格已升至26000美元一枚。
结语
上周,王峰在蓝港董事会聊到了三点:关于现有业务,公司会依旧对互动娱乐内容保持长期投入,积累更多原创IP的影视剧和动画资源;对游戏的下一步也会保持关注,尤其关注MLLM以及「强化学习技术」对游戏制作的影响,但公司不会急于动手;同时,公司也依旧「相信加密资产」,关于加密货币还要继续「赌下去」。
而故事最终会走向哪里,且需时间验证。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游戏新知”(ID:youxixinzhi),作者:落日飞车,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