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范儿 04月01日
宝马绝不背叛「驾驶」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宝马在2025年的汽车新闻发布会上,反常地强调“驾驶”的核心地位,推出了全景iDrive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和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等创新技术。文章深入探讨了宝马如何通过技术革新,在智能座舱时代保持驾驶者的专注和乐趣,并强调驾驶体验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纯追求智能化和舒适性,旨在让驾驶者重新体验驾驶的乐趣。

🧐 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视觉锥”概念,将驾驶信息分层展示,减少视觉干扰,包括BMW 全景视域桥、中央信息显示屏、3D 视域前景显示和全新多功能方向盘,旨在优化驾驶者的视觉体验,确保驾驶安全。

📐 中央信息显示屏:该屏幕采用平行四边形设计,向驾驶员倾斜17.5度,并带有矩阵背光,与全景视域桥双屏联动,旨在优化驾驶员的视觉焦点,方便操作。

🦾 新世代驾趣概念车与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展示了强大的性能参数,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 通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设计,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提升信息处理速度,实现对车辆整体动态驾驶高效的全面思考与处理。

💡 BMW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宝马将赛道经验转化为代码,写入BMW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实现OTA动态控制,让驾驶者通过能量回收实现转向减速,从而提升驾驶乐趣。


在 2025 年的汽车新闻发布会上强调「驾驶」是一件有点反常识的事情,毕竟我们看到的汽车新闻发布会一般强调的是智能驾驶、智能座舱,以及舒适享受,驾驶仿佛是应该丢给司机,或者那二三十个传感器和几颗芯片去干的事儿。

当然,汽车新闻发布会上不再强调「驾驶」,好像也有点反常识。

一年一度的宝马创新日活动上,「驾驶」反而成为了所有讲解的关键词,真就是智驾时代的锐利异类。

看路还是看屏?宝马始终希望你看路

在聊智驾和人驾之前,其实还有一个比较隐性的矛盾摆在面前:汽车内外的显示设备越来越多,除了仪表屏和中控屏之外,可能还有 HUD 抬头显示、电子后视镜显示屏和贯穿远端屏。当然,后排娱乐屏,车外点阵屏等等也出现得越来越多。

也就是说,现在的司机位,不光是要耳听八方,眼观六路,还要眼观三四屏。

显然,这和专注驾驶安全驾驶是矛盾的。

虽然宝马在屏幕的使用上没有国产车那么激进,但显示设备越来越多,多媒体内容越来越丰富的趋势无法阻挡,实际上,宝马还是 HUD 抬头显示的普及者,早在 2003 年,宝马 5 系车型上大规模应用 HUD 抬头显示。

宝马给到的解决方案是 BMW 新时代操作系统 X 里的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

关注宝马新闻的朋友应该对操作系统 X 和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不太陌生,它们首次亮相在 2023 秋季的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上,不过当时还属于概念设计,许诺在 2025 年真正上车。

这不,2025 年这就到了。

所以,这一套蕴含了大量人体工程学和人因研究的人机交互解决方案预计今年就能和消费者见面了。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基于一个大前提:座舱「视觉锥」概念。

座舱「视觉锥」以驾驶者视线为轴心,将车内的交互信息分层防止,最重要的驾驶信息位于视线中央和焦点处,娱乐和舒适功能则位于视觉椎的底部周边视野,让合适的信息,以合适的界面,出现在合适的时间,尽量不干扰驾驶,最终让驾驶者减少视觉焦点和切换时间和频率。

因而,基于「视觉椎」概念,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就被划分为了四大交互界面:

如果不说 BMW 全景视域桥也是一种 HUD 抬头显示,想必很多人会以为这一条横亘在前挡风玻璃下方的长条显示区域是显示屏,但实际上,它还是投影,只是投影到了挡风玻璃下方的纳米涂层深色区域。如大家所见,投影效果有着堪比高分辨率显示屏的清晰度和色彩表现。

这里主要显示的是驾驶相关,比如当前时速,导航信息等等,还有就是在视线稍右方显示娱乐相关信息。

在全景视域桥更上方,则是 3D 视域前景显示,这也是一种 HUD 抬头显示,只不过信息呈现更立体,与显示世界的融合更贴合,主要是显示能够帮助驾驶员更专注于驾驶相关的信息, 比如关键的驾驶辅助、导航信息等。

最让人疑惑的,则是那个不规则的中央信息显示屏。

相比于普通的的长方形中控屏,宝马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的这个中央信息显示屏有三点不同:

另外,中央信息显示屏与全景视域桥可以双屏联动,用户可以在中央信息显示屏中选择天气、音乐等信息,往上滑动,流转到全景视域桥上进行显示。

不难看出,宝马之所以这么设计中央信息显示屏,还是基于视觉椎的概念,以及尽量保证驾驶者视线在视觉椎之内,保证驾驶的安全性。

最后的交互和屏幕无关,甚至和视觉的关系已经都不大了,宝马尽可能地减少了非方向盘区域之外的实体按键,并且在方向盘划出了专门交互区域。这里用到了「主动触觉反馈」和「分层显示」两项硬件技术,简单讲就是能够让用户实现「盲操」,不必看方向盘上的功能指示就能实现各种操作。

目的嘛,当然也是不让驾驶者分神,始终让视线集中在道路上。

在整套全景 iDRIVE 人机交互解决方案上,宝马还进行了为期 3 年的测试,通过行业独家眼动仪追踪测试,以避免系统中的微动画令驾驶者分心。

这是宝马给智能座舱时代看路还是看屏的一个回答,无论当下把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描绘得多么吸引人,座舱内的生活多么精彩舒适,但宝马依旧想强调的是,驾驶者在汽车内的定位,依旧是专注于「驾驶」这件事。

智能驾驶,还是极限马力?宝马希望驾驶不要这么简单

与一些厂商喜欢宣传绝对意义上的马力大小不同,关于汽车驾驶参数层面,宝马倒是给出了两个数字:18000 牛·米扭矩,3G 横向加速度。

这是宝马新世代驾趣概念车的参数。

宝马表示:新世代驾趣概念车在 18000 牛·米轮上扭矩时,可以在连续弯道中实现超 3G 横向加速度。入弯时,系统会自动分配前后轴制动力,保证车身姿态平稳优雅;在冰雪路面紧急避障时,制动力还可以预判侧滑趋势,把失控苗头扼杀在没发生时。

之所以能够在如此极限的条件下,实现车辆的稳当控制,是因为宝马前不久发布的「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这是宝马为新世代车型开发的智能驾控集成系统,通过高集成度和智能化设计,首次将动力及底盘控制二域合一,令动力传动、制动、充电、能量回收及转向等核心子功能进行高效集成,并通过全新线束系统和高速数据传输技术所构建的全新数字神经网络,最终,令决策链路延时小于 1 毫秒,信息处理速度较以往系统提升了 10 倍,实现了对车辆整体动态驾驶高效的全面思考与处理。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国内汽车厂商长于电子电器架构,智驾和智舱,机械层面的东西还是德国人更擅长,不过宝马还是希望用这个「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告诉大伙儿,机械层面的东西他们固然擅长,但是电子电气架构的创新,他们也能搞定,并且电子电气架构和机械素质,是没法分家的。

另外,宝马最近频繁对外释放了自己对于智能和驾驶的思考:

这(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不是让车变得更聪明,而是让它真正听懂驾驶者的每一寸肌肉记忆。(宝马工程师)

 

我们不生产车轮上的智能设备,而是将智能融入汽车的骨骼血脉。(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高翔)

 

AI 不是替代人类,而是让我们找回最初爱上驾驶的理由。(华晨宝马 CEO 戴鹤轩)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宝马在「驾控超级大脑 Heart of Joy」之外,还发布了 BMW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历来宝马都以驾控见长,这不仅仅是工程师们的手工打磨调校,也是宝马的百年赛道经验,BMW 动态性能控制系统(DPC)可以理解为,宝马将这些过往的赛道经验,比如勒芒耐力赛的耐久,M 车型的狂暴运动等等变为了代码,写入了这个系统。

在此系统下,驾驶的动态控制理论上就可以 OTA 了,动能回收不仅仅是为了节能,也可以和制动、转向联动,最终让驾驶者能在几乎不使用制动踏板的情况下,凭借能量回收的精细力度就能实现汽车转向减速需要,达到车随心动,本能驾驶的结果。

过往我们老是用「开宝马,坐奔驰」来形容这两个德系豪华品牌的不同,当「开宝马」遇到了不少人所期盼的「智能驾驶,车坐不开」以及「马力不够,电机来凑」挑战时,宝马对于驾驶的思考就尤为值得玩味。

如上所说,宝马对于驾驶这件事,依旧审慎严肃,既不希望驾驶员在智能驾驶的帮助下分神于智能座舱,也不沉醉于尚不完善的智能驾驶愿景,或者大马力带来的加速快感,而是希望驾驶者专心开车,轻松开车,最后享受开车,从开车中获得乐趣。

这就是标题所说的,宝马绝不背叛「驾驶」。

稳中向好。
邮箱 新浪微博 1

#欢迎关注爱范儿官方微信公众号:爱范儿(微信号:ifanr),更多精彩内容第一时间为您奉上。

爱范儿 | 原文链接 · 查看评论 · 新浪微博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宝马 驾驶 智能座舱 人机交互 驾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