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深陷去产能周期,钧达股份业绩暴跌。
3月17日,钧达股份披露了2024年财报,营收99.52亿元,同比下跌46.66%;净亏损5.91亿元,同比暴跌172.47%。
对此,钧达股份在财报中无奈地表示:“受制于行业处于去产能周期,产业链价格下行,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为了摆脱内卷压力,钧达股份正加速出海,目前海外市场营收占比已超两成。不过考虑到其他中国本土光伏企业也正加速布局海外市场,钧达股份或许很难轻松走出“微笑曲线”。
01
尽管目前已经成为全球第三大电池片出货商,但几年以前,钧达股份还是光伏领域的“局外人”。官方资料显示,2021年前,钧达股份主要聚焦汽车塑料内外饰件开发、生产和销售。
图源:钧达股份2020年财报
由于传统制造业竞争激烈,钧达股份的业绩萎靡不振。财报显示,2020年,钧达股份营收8.58亿元,同比增长3.84%;净利润0.14亿元,同比下跌21.37%。
为了摆脱下行压力、打开想象空间,2021年9月,钧达股份斥资14.34亿元,收购老牌电池厂商上饶捷泰51%股权,进军光伏行业。2022年5月,钧达股份更是将原有汽车饰件业务置出,转型为一家专注于光伏电池研发、生产与销售的企业。
2021年前后,由于需求飞速释放、供给相对不足,光伏产业红利井喷,钧达股份的业绩稳步攀升。
财报显示,2021年-2023年,钧达股份营收分别为28.63亿元、115.95亿元、186.5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33.54%、304.95%、60.9%;净利润分别为-1.79亿元、7.17亿元、8.1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18.69%、501.35%、13.77%。
图源:百度
与业绩飞速攀升相同步,钧达股份的股价也开始腾飞。2022年11月,钧达股份的股价达189.97元/股的高点,相较转型前10元/股左右的股价,翻了近20倍。
02
钧达股份的业绩之所以在2024年突然“变脸”,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光伏产业迈入了去产能周期,价格战愈演愈烈。
图源:中心建投期货
InfoLink Consulting 统计的数据显示,2024年,TOPCon电池片的价格一路下行,从年初的0.47元/W下跌至年末的0.28元/W,降幅高达40%。
一般而言,1.2元/W的价格已逼近绝大多数组件的成本线。目前,TOPCon电池片的价格已跌至0.28元/W,自然会导致大部分企业深陷亏损的泥潭。
图源:钧达股份2024年财报
财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光伏电池片的生产量为34.16GW,同比增长11.52%;销售量为33.74GW,同比增长12.62%,产销率达98.77%。然而遗憾的是,同期钧达股份光伏电池片业务的营收为99.24亿元,同比暴跌46.73%,毛利率仅为0.48%,同比下跌14.21个百分点。
营收、毛利率与销量此消彼长,很大程度上昭示出,钧达股份积极迎合行业的价格战,致力于通过供给低价产品,抢占市场。
图源:钧达股份2024年财报
有鉴于低价已成为光伏产业竞争的核心要素,钧达股份已不再加大外围投入,而是大力控制费用成本。财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分别为6277.44万元、3.03亿元、1.76亿元、1.99亿元,分别同比减少14.71%、24.68%、10.66%、34.58%。
不过由于毛利率过低,即便钧达股份的各项费用均大幅下探,其依然难以创造利润,很大程度上沦为了“志愿者”。
03
有鉴于中国光伏市场竞争压力过大,钧达股份已将目光投向需求逐渐扩大的海外市场。
比如,InfoLink Consulting统计的数据显示,2023年欧洲光伏组件需求约为89GW,2024年增加至97-115GW,增速约为20%。预计2024年-2028年,组件需求复合增速约9.5%。
对此,钧达股份在业绩说明会上表示,“预计未来,随着海外光伏需求持续增长,海外高效光伏电池供给仍将处于紧缺状况。”
图源:钧达股份2024年财报
事实上,目前钧达股份的海外业务确实已强势崛起,展现不俗的成长性。财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境外渠道营收23.73亿元,同比激增171.33%,营收占比为23.85%,同比上涨19.16个百分点。
为了更大程度抢占海外市场红利,钧达股份计划进一步扩大面向海外市场的产能。财报中,钧达股份表示,“公司拟进一步通过产能出海形式,构建海外稀缺电池产能,增强公司全球市场电池产品供应能力;辐射海外高价值市场需求,促进公司海外市场业务高质量发展。”
据了解,2024年7月,钧达股份对外表示,计划在阿曼投资2.8亿美元建设5GW高效电池项目,于2025年建成投产。
图源:钧达股份2024年财报
不过由于主营业务表现不佳,钧达股份的财力愈发难以支撑面向海外市场的扩张步伐。财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净额为6.54亿元,同比下降66.94%。有鉴于此,钧达股份希望借资本市场的力量,更上一层楼。2024年10月,钧达股份已递表港交所,拟于香港主板上市。
不过投资者并非“慈善家”,异常看重企业的盈利能力。与国内市场类似,钧达股份境外渠道的业绩虽然稳步增长,但由于竞争压力过大,利润空间也不断走低。财报显示,2024年,钧达股份境外渠道毛利率为6.37%,同比下跌14.18个百分点。
在此背景下,钧达股份A股股价不断走低,目前仅为56.36元/股,相较2022年11月189.97元/股的高点,缩水70.33%。有鉴于此,即便可以成功登陆港交所,钧达股份或许也难以博取理想的估值。
总而言之,此前几年,由于业务重心从传统的制造业转移到新兴的光伏产业,钧达股份确实打开了想象空间。
不过成也萧何,败也萧何,2024年以来,由于光伏产业产能过剩,行业竞争愈发激烈,钧达股份的业绩反而不如转型之前,深陷亏损泥潭。
光伏行业的螺旋定律需要靠前沿技术打破,钧达股份一方面没有控制“落后”产能,另一方面又大力控制研发费用,其或许很难轻松拿到光伏产业下一阶段竞赛的“船票”。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预见能源”,作者:阚水,编辑:杨锐,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