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研发的蛇形机器人亮相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展示了其在复杂环境下的卓越性能。该机器人身形灵活,尤其适用于核辐射等危险环境,能够替代人类进行检测和作业。该机器人自2016年开始自主研发,已迭代多代,具备翻越障碍、钻入狭小空间的能力。其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管道检测、灾难救援、地质勘测和星球探测等,展现了巨大的应用潜力。
🐍 蛇形机器人具备优异的行动能力,能够进行翻越障碍,如爬台阶甚至爬树,适应复杂地形。
☢️ 该机器人设计紧凑,能够进入人类难以到达的狭小空间,适用于地下深埋空间检测等任务,特别是在核电站等高辐射环境下,可有效降低人员风险。
🛠️ 南开蛇形机器人自2016年起由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方勇纯教授团队自主研发,经过多代进化,技术不断成熟。
🌍 该机器人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管道检测与维护、灾难救援、地质勘测和星球探测,展现了强大的实用价值。
IT之家 3 月 31 日消息,据央视军事报道,在上周末开幕的 2025 中关村论坛年会上,南开大学的蛇形机器人亮相全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题展,身形灵活,无惧核辐射。

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特种机器人项目组工程师白星宇介绍称,蛇形机器人能够在空间上进行一个翻越,比如说爬一些台阶,甚至是爬树都可以。身形比较小,能够钻到一些人去不了的地方代替人工作,比如说地下深埋空间的检测,包括像核电站因为有核辐射,关闭一次的成本也比较高,就可以让机器去代替。
IT之家从南开大学官方披露信息获悉,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方勇纯教授团队在方勇纯教授的指导和带领下,在郭宪和刘华旺老师及多名硕博研究生的“驯养”下,南开蛇形机器人自 2016 年自主研发以来已进化多代。

南开大学介绍称,蛇形机器人在管道检测与维护、灾难救援地质勘测、星球探测等领域展现了广泛的应用潜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