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涤纶短纤行业面临新的市场挑战,多家大型涤纶短纤工厂计划在4月实施为期一个月的减产10%的行动。业内专家指出,此举旨在缓解市场“内卷”和价格战的压力。春节后,涤纶短纤库存持续累积,减产消息发布后,短纤盘面价格有所回升,加工费也随之增加。然而,市场人士普遍认为,需求疲软是导致当前困境的主要原因,供给端的收缩仅能带来短期的价格提振。未来,市场的走向仍需观察,并关注短纤加工费的长期表现。
📉 涤纶短纤行业面临严峻的市场形势,库存高企,价格承压。为应对这一挑战,行业内的大型工厂计划在4月启动为期一个月的减产行动,减产幅度为10%。
📈 减产消息发布后,短纤盘面价格受到提振,加工费也有所提升。但分析师指出,市场的主要问题在于需求疲软,供给端的收缩只能带来短期的价格改善。
🏭 减产对产业链上下游的影响不容忽视。短期来看,减产可能导致短纤价格上涨,但同时也会对原料PTA和乙二醇的需求和价格带来压力。市场参与者需密切关注减产的实际落地情况及其持续性。
近日,聚酯市场出现新变化——涤纶短纤行业4月拟启动一轮减产潮。据华瑞信息反映,为维护涤纶短纤行业健康发展,坚决避免“内卷式”价格战,涤纶短纤大厂拟减产10%,减产时间为1个月。“这一消息实际上说明市场已经到了非常惨烈的阶段。”国贸期货分析师陈胜表示,涤纶短纤库存可用天数为14天。春节后库存持续累积。减产消息公布后,短纤盘面价格受到提振,加工费也大幅提升。“市场如今的状况主要是需求偏弱造成的,供给端的收缩只能短暂提振市场价格以及产品利润。”陈胜称。“本轮短纤工厂的减产能否真实落地并延续,市场还要持续观察。”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贺晓勤表示,中长期,市场需关注逢低做多短纤加工费。从整体产业链来看,短纤工厂的减产利空原料PTA和乙二醇刚需。在此背景下,盘面可能会呈现短纤走强、原料PTA和乙二醇明显回落的格局。(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