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季报验证期大概率偏向大盘价值
1策略观点:风格变化的三个非基本面原因
成长牛市是过去一段时间大部分投资者给这一次牛市的定性,从产业逻辑来看目前尚未证伪,但是鉴于三个非基本面原因,风格在2-3个月内可能会有利于价值,特别是4月。原因有三:(1)季节性4月季报验证期大概率偏向大盘价值。(2)成长领涨后,一旦到达指数震荡上沿,成长易回撤。2013-14年成长股牛市,2019-21年成长股牛市,指数有过多次接近之前高点,不管突破与否,一旦指数接近震荡区间上沿,成长大概率会有1-3个月跑不赢指数。(3)业绩不是很强的成长股牛市,波动性往往较大。13-15年成长股牛市中,业绩较强的13年,成长波动较小,业绩不是很强的14-15年,成长有2个季度的超额收益后,往往会出现季度级别的超额收益回撤。
(1)原因一:4月季报验证期大概率偏向大盘价值。4月统计上有较高的概率偏向大盘价值,这与2-3月统计上较大概率偏向小盘成长相反。这种风格变化是春季躁动降温的自然过程,通常交易性资金会逐渐离场,机构投资者话语权上升,机构投资者会基于业绩兑现主导风格,大部分时候是大盘价值,少部分时候是大盘成长,过去十年只有2021年是小盘成长(消费牛市见顶初期)。3月已经出现了板块高低切,4月大概率会延续。
(2)原因二:成长领涨后,一旦到达指数震荡上沿,风格易转变。去年10月8日以来,成长持续偏强,但指数只是维持了区间震荡,当下指数再次处在震荡区间上沿,如果后续跌回区间下沿,则成长大概率会演绎去年12月到今年1月中的走势,如果后续市场震荡突破,则参考14年下半年和20年下半年的经验,风格可能也会出现扩散。
2013-14年成长股牛市,指数有过4次接近区间上沿,分别是2013年5月底、2013年10月中、2014年2月中、2014年7月底。最后一次完成了突破,之前3次都重新跌回震荡区间,但是不管突破与否,一旦指数接近震荡区间上沿,成长大概率会有1-3个月跑不赢指数。唯一的例外是2013年6月,宏观层面有钱荒,微观层面TMT业绩较强。
2019-21年成长股牛市,指数有过4次接近之前高点,分别是2019年9月中、2020年3月初、2020年9-11月、2021年6月。2020年9-11月之后完成了突破,其他几次都重新跌回震荡区间,但是不管突破与否,一旦指数接近震荡区间上沿,成长大概率会有3个月跑不赢指数。
(3)原因三:业绩不是很强的成长股牛市,波动性往往较大。从业绩的角度来看成长股牛市的波动性。2013-15年是典型的成长股牛市,如果从超额收益来看,TMT对应的4个一级行业2013年1-10月超额收益走势稳健,期间波动性很小。而从2013年11月-2015年6月,成长股虽然依然处在牛市氛围中,但波动性明显变大,2013年11-12月、14年3-5月、14年Q4,出现过多次2-3个月的超额收益回撤。信达证券认为之所以13年波动小,14-15年波动大,主要是因为业绩兑现情况的差异,2013年TMT对应的各个行业利润增速逐渐上行,而14-15年虽然利润增速依然不错,但已经逐渐放缓。
站在当下来看,成长股牛市尚未进入较强的业绩驱动阶段,持续2个季度超额收益后,很容易会有2-3个月超额收益的回撤。
(4)短期A股策略观点:4月决断大概率只带来小波折。随着行情的演绎,近期投资者分歧有所加大。部分投资者担心4月决断,因为:(1)AI、机器人热度下降、低位补涨,板块轮动到尾声,当没有低位板块可以轮动时,可能会有调整;(2)4月季报盈利数据不确定、之前几年Q1开门红的数据Q2都没能持续,这一次也有这个风险;(3)4月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出口数据下滑。但信达证券认为,这一次4月决断可能只会带来小扰动,因为:(1)Q1躁动,4月决断,Q2休息的季节性规律在早期有效,但最近6年的统计显示,投资者定价更提前了,4月决断胜率只有50%。(2)之前两年,二级市场投资者一致预期是出口不可持续,所以出口的下滑有可能已经提前定价了,类似2019年。(3)去年9月以来,地产销售中枢逐渐震荡企稳,由此导致今年的Q2可能会和之前几年不同。牛市核心趋势关注居民资金和企业盈利,这些方面年度有望进一步改善,季节性的扰动可能会再次提供新的买点。
未来1个月配置建议:银行钢铁建筑(破净个股政策性驱动估值修复) > 地产消费(3-4月经济数据依然有往上波动的可能) > 港股互联网(海外波动加大,中国资产配置意愿上升)。10月以来的震荡期,市场风格偏向小盘低价策略,这种现象的一种解释是,流动性充裕但盈利较弱,所以投资者偏向博弈性风格。其实如果观察历次牛市(2005-2007、2014-2015、2019-2021),不管是否是盈利驱动的牛市,低价策略都容易在指数大幅上涨的后期至震荡初期有较强的超额收益。而一旦市场进入震荡期后期,低价策略大多会失效,指数新一轮中枢回升,大多不是由低价策略带动的。对于大小盘风格来看,牛市期间的每一次震荡,大概率是大小盘风格转变的拐点,震荡结束后,新的上涨波段大概率大小盘风格和之前不同。比如2020年7-9月震荡期之前的4-7月,市场风格偏小盘,但2020年8月-2021年初,风格转向大盘。2014年14-15年1月震荡期之前的9-12月,市场风格偏大盘,之后的2015年1-6月,风格转向小盘。站在当下来看,信达证券认为市场震荡末期,在新一轮上涨之前,大概率会提前观察到风格转向大盘。建议成长内部转配港股互联网,价值内部关注指数权重(银行)、破净类价值股(钢铁)。
2本周市场变化
本周A股主要指数涨跌互现,其中上证50(0.16%)、中小500(0.13%)、沪深300(0.01%)上涨,创业板50(-1.21%)、创业板指(-1.12%)、中证500(-0.94%)跌幅较大。申万一级行业大部分下跌,其中医药生物(0.98%)、农林牧渔(0.56%)、食品饮料(0.4%)领涨,计算机(-4.89%)、国防军工(-3.98%)、通信(-3.87%)领跌。概念股中,青蒿素(3.59%)、光刻胶(3.09%)、养鸡(2.91%)领涨,激光雷达(-21.75%)、氢能源(-13.63%)、共享单车(-9.13%)领跌。
风险因素:房地产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注:本文源自信达证券2025年3月30日发布的《风格变化的三个非基本面原因》,分析师:樊继拓 S1500521060001 ;李畅 S150052307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