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3月30日 11:43
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在成都诞生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发布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该电池采用“固液分离”模式,将未注液电芯与组柜系统分离,实现了生产、运输、应用、回收全链条的本征安全。经过13年的技术攻关,该电池在成都结出产业硕果,并已建成全球首条100MWh示范产线,首批电池产品已试生产成功。该电池通过了外部强制短路、内部短路等本征安全测试,目前正同步推进储能电站示范应用与商业推广。此外,该技术已与韩国、中东合作方达成合作意向,有望拓展海外市场。

🔋该电池的核心在于“固液分离”模式,将未注液电芯与组柜系统分离,以此提升电池在生产、运输、应用和回收全链条中的安全性。

🏭该技术始于2010年北京实验室的原理研究,历经13年技术攻关,最终在成都落地。项目团队采用“1+N+M”产业布局,即一个成都总部基地负责研发制造,周边优选N个电芯部件制造基地,并在全国及海外布局M个园区建设组柜系统集成应用基地。

✅该电池已通过外部强制短路、内部短路等本征安全测试,证明了其安全可靠性。目前,储能电站示范应用与商业推广正在同步推进。

🌍 该公司已与韩国、中东合作方就海外建设电池组柜系统生产线达成合作意向,标志着该技术已进入市场应用,并有望拓展国际市场。

IT之家 3 月 30 日消息,在成都 3 月 29 日举行的 2025 第八届清华-四川科技成果对接会上,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绿色储能研究所所长陈永翀展示了一组特殊电池 —— 全球首款本征安全的半开放储能锂离子电池

据介绍,该技术采用“固液分离”模式,将未注液电芯与组柜系统分离,实现生产、运输、应用、回收全链条本征安全。电池壳体设有管道与外部安全系统实时联动,配合多孔超厚电极结构,解决了大容量长时储能的安全难题。

IT之家从报道获悉,该款电池始于 2010 年北京实验室的原理研究,历经 13 年技术攻关,最终在成都结出产业硕果。项目团队采用了“1+N+M”产业布局:1 个成都总部基地负责研发制造,周边优选 N 个电芯部件制造基地,在全国及海外地区布局 M 个园区建设组柜系统集成应用基地。

陈永翀表示,武侯工业园已建设全球首条 100MWh 示范产线,2024 年 7 月首批电池产品已试生产成功。产品已通过外部强制短路、内部短路等本征安全测试,目前储能电站示范应用与商业推广同步推进。同时他还透露,公司已与韩国、中东合作方就海外建设电池组柜系统生产线达成合作意向,成为目前唯一进入市场应用的中国原创储能电池技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储能电池 安全技术 产业化 技术突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