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评 03月29日 01:22
全身都是狠货的仰望U7,看完我真觉得有些可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比亚迪仰望U7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如易四方四电机驱动系统、云辇Z悬架系统和水平对置发动机,在新能源轿车领域树立了新的标杆。然而,文章指出,U7在设计和营销方面仍有提升空间,这可能影响其市场表现。文章深入剖析了U7的技术亮点,并对设计和营销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引发了对高端新能源汽车未来发展的思考。

🚀 仰望U7搭载了易四方四电机分布式驱动系统,峰值功率达1300匹,百公里加速仅需2.9秒,并具备坦克掉头和平行移动等功能,展现了强大的动力性能和操控灵活性。

☁️ 云辇Z悬架系统是U7的核心技术之一,采用直线电机减振器,实现了5毫秒的高度调节执行时间,可以主动适应路面起伏,提供卓越的乘坐舒适性,甚至可以在车身不平稳的情况下平稳通过障碍物。

⚙️ U7搭载的2.0T水平对置发动机是自主品牌首款量产的同类发动机,通过精巧的设计和热管理技术,成功解决了空间限制和技术难题,实现了高性能与紧凑设计的完美结合。

🎨 文章指出,U7在外观和内饰设计上存在行政风格与运动风格混搭的问题,缺乏高级感,与蔚来ET9等竞品相比略显不足。营销方面,U7的技术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消费者易于理解的卖点,影响了市场传播效果。

脖子哥 2025-03-29 00:06 浙江

车是好车,价也是好价。



不是我说,比亚迪最近是不是受啥刺激了。发布会跟不要钱似的连着开,而且每场都非常有料。


就在昨晚 ( 别问为啥昨晚没写,问就是昨天全员出差了 ),比亚迪家目前最强、最贵的旗舰轿车仰望 U7 ,在亮相了一年多以后终于公布了自己的上市价格。


提供纯电和混动两种动力总成,每种动力分别提供四座和五座两款车型,定价分别是 70.8 万和 62.8 万,而且油电同价。


好嘛,桌子又被掀飞了一张。毕竟都不用说跟它定位相似、同样是超豪华新能源轿车的尊界 S800 可能会卖到百万以上了,就跟自家的两个兄弟:109.8 万的仰望 U8 和 168 万仰望 U9 ,都是骨折级别的降价。


这个攻击性极强、甚至还带了点队友伤害的定价,配合上这个上市时间点,很难不让人联想到 U7 就是冲着尊界去的。


而如果你问我对这车的感觉如何,我会告诉你它把仰望这个牌子的特点无限放大了,包括优点和缺点。


在看不见的地方,U7 的领先性和集成度,是毫无疑问的行业天花板;但在工业设计、宣传营销,这些大伙能直接感受到的方面,在我看来它或者说是仰望,做得依旧不太好。


听我介绍完以后,我觉得大伙会同意我的看法。


和仰望的其他车型一样,U7 这次依旧标配了名叫易四方的四电机分布式驱动系统。前后轴各一个双电机总成,总计有 1300 匹的峰值功率,可以推着 U7 在 2.9秒跑完零百加速,然后冲到 270 kph 的最高车速。


而因为四个电机的动力和转速可以单独控制,U7 不仅能和仰望其他车型一样做出坦克掉头这样的动作,还新增了一个类似平行移动的功能,就是可以自己横向的慢慢挪出车位。


就像这样。


不出意外的话,这个功能后续也会更新给现有的仰望车主。


往下,就是 U7 上头各种行业唯一的技术了。首先就是这套名叫云辇 Z 的悬架系统,虽然它的功能和我们最近看到的很多新车,比如蔚来 ET9 和尊界 S800 很像,都是能让车子在经过凹凸路面的时候保持车身的平稳。


但要说底层的技术原理,云辇 Z 和它们可是完全不同,并且能力的上限更高。

核心的配置,是这个用上了直线电机的减振器。


传统的油液减振器就类似一个装满了油的针筒,可以用油液的流动来抵消车身的振动。即使是后期出现了电磁阀和磁流变液减振器,本质上也都是一种被动接收路面冲击的被动悬架。


这两年随着材料技术的进步,能够主动出击、迎合路面起伏的主动悬架系统开始出现。这些悬架在遇到大坑的时候可以主动伸长、遇到凸起的时候可以主动缩短,就跟太极拳的推手似的,提前把冲击的力卸掉,让车子如履平地。


现有的方案,比如保时捷的 Active Ride 和蔚来的天行底盘用的思路都是类似的,也就是通过给减振器增加一个外置 or 内置的油泵,通过往里 泵油/抽油 来让车轮升高和降低。


而 U7 上头的直线电机减振器直接就放弃了传统的油液逻辑,往减振器里塞进了两组相互嵌套的线圈组成了直线电机,通过给线圈通电形成磁场相互作用,来控制减振器的伸缩和阻尼大小。


如果觉得不好理解也没事,这玩意本质上,跟电磁轨道炮的原理是一样的。。。四根电磁炮,什么陆地坦克啊喂。


那么可想而知,相比于传统的油液减振器,直线电机减振器的能力上限和玩法就很多了。


因为没有了油液作为力传递的媒介,直线电机减振器可以用更小的损耗做更快的动作。并且只要给它输入的功率够大,它使出的力气也可以远超外置小油泵的现有方案。


比亚迪在发布会上也列出了这套悬架的详细数据:5 毫秒的高度调节执行时间、最小可以调节 1 毫米的车身高度、对车身高度的变化可以感知到最低 10 微米。四个电机加起来,总共有 50kW 的输出功率。


相当于有一台比亚迪海鸥的动力在控制 U7 的车身高度。。。

结果就是,除了抑制俯仰和侧倾这些基操,U7 还可以实现一些非常抽象的能力。比如在车身不起伏的情况下开上马路牙子、飞坡的时候可以做到不拋跳等等。


就算遇到连续的减速带,你也可以站在车顶上打个咏春拳啥的。


甚至当你想开着它上台阶的时候,U7 也能保证车身的平稳。( 谁会开这车上台阶啊喂 )


总之就是在云辇 Z 开启之后,U7 就会跟飘在地面上一样,不仅能把路面上绝大部份振动和起伏就跟车里完全隔绝,还可以控制车子加减速、过弯时候的侧倾和俯仰,让你跟坐高铁似的直接飘到目的地。


那这就能引出 U7 上另一个很逆天的玩意:自主品牌第一台量产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了。


因为悬架用上了直线电机外加空悬的组合,就导致了总成的体积非常之大。而这也就意味着混动版本的 U7 前机舱里,需要塞进去两个这么大的避震系统、前面提到的双电机总成、以及一个混动专用的发动机。


如果是 U8 那样的全尺寸 SUV ,这个问题倒还没那么复杂,毕竟机舱的尺寸大嘛。但 U7 是个车头相对扁塌的轿车,想把上头那些配置全放进去,难度不亚于把大象放冰箱里,学问可就大了去了。


U7 上的这台 2.0T 水平对置发动机也就是这么来的,根据比亚迪的计算,在把各种零件都放进去以后,留给发动机的纵向空间就只剩 869 mm 了。而常规直列四缸 2.0T 发动机( 指的应该是比亚迪自己的 )总成得去到 964 毫米,


压根塞不进去。


在发布会上比亚迪说,他们从保时捷的水平对置发动机上找到了灵感.


因为这种发动机的特点就是把气缸从斜着放变成了横着放,不仅发动机的高度可以降低,让整车的重心更贴近地面操控更好,气缸横向的运动还不会像斜向运动带来规则的振动和噪音,对 U7 来说简直完美。


但是想造这种发动机难啊,因为气缸分散在两边,像是控制气门的凸轮轴、负责进气的配气机构相比直列发动机都得多准备一组。


而且因为水平对置发动机的燃烧是在两边,就很容易让发动机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情况。


如果不做好热管理,就很容易出现因为缸体膨胀不均而形变、爆缸的情况。


从现在一直的信息来看,比亚迪大概率是把上头这些问题都解决的差不多了。结构上看,U7 的发动机与其说是和保时捷类似,甭管是看气缸内的镀膜、活塞的设计,其实更接近于斯巴鲁的小排量水平对置发动机 CB18 。


只不过体积更小、结构更紧凑。


上比亚迪,中下斯巴鲁CB18


散热方面,这台机器用上了比亚迪独创的五连机油泵以及非常复杂的 10 路的油路循环,最终扛住了 8000 小时的负荷试验、12000 刺的冷热冲击试验以及超过 200 万公里的验证里程。


最后,愣是把 U7 的发动机总成高度压到了只有 733 毫米,发动机本身的纵向高度仅有 402 毫米,比保时捷的方案还要薄。


也才成功的把这个发动机塞进了 U7 的机舱里。


所以同样的价格,要是有富哥粉丝想买 U7 的话我还是建议冲混动版的,相当于白送个水平对置发动机么!(不是)


上头这些,再加上它们对应的非常复杂的控制算法、以及带 3 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智驾、135.5 度 or 52.4 度容量的高性能刀片电池、23 扬声器的丹拿音响等等.


几乎可以这么说,仰望 U7 这台车已经把新能源轿车可技术上,所有能配到的最强硬件都给配齐了。


就这玩意只卖个六十万出头,说实话真的不过分。


但就像我开头说的,在 U7 超强的底层实力和大伙愿意买单之间,还隔着设计和营销,这两个巨大的鸿沟。而这也是仰望从发布以来到现在都不太有人愿意买单最重要的原因:明明很厉害,但大伙感受不到。


就说设计吧,在昨天 U7 发布以后网上流传着这么一张图,同样是定价在 70 万上下的新车,蔚来 ET9 的内饰相比 U7 明显更加成熟和干练,而后者过多的线条拼接,其实并不太能赋予它太多的高级感。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外观设计上,U7 本身的比例接近行政级轿车,却偏偏用上了运动感很强的、U9 同款的头灯。


再加前翼子板上这个似乎只有装饰作用的结构,U7 的内外饰设计,都呈现出了一种行政和运动混杂的割裂感,很难让人在说出 “ 卧槽这车好帅 ” 之后,再进一步的了解它。


说实话,真不如把 U8 宽厚的气场直接继承到轿车上。。。


@SugarDesign 仰望轿车概念设计


另一点就是营销,虽说国产车型的高端化很难做,但最近这段时间确实涌现出了很多破圈级别的营销案例。一是在全国各个赛道刷圈的小米 SU7 Ultra,二是尊界 S800 。


前者因为拿下了诸多第一直接证明了自己确实强,后者虽然现在口碑比较有争议,但也确实让很多不了解车的人知道了途灵龙行底盘的名字,知道了白沙不扬的能力。


这都是一些很好理解、很好出圈的营销方式。


反观 U7 昨天的发布会,深度的技术讲了很多,实现的难度和原理也解释的非常清楚,但在没有汽车知识的观众眼里,这些玩意就跟天书没有太大区别。


“ 让我看看这些具体有啥用。。。嗯??开着上楼梯?”


而作为仰望家族里最便宜的一台车,我想 U7 身上大概率是有不想的走量任务的。怎么让这么好的底子传播出去,让大伙认识到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天花板到底在哪,应该要成为科研以外,比亚迪接下来最重要的任务之一了。


估计应该还是有挺多人跟我的想法类似,因为比亚迪的 A 股股价今天已经跌了一天了。



撰文:致命空枪   
编辑:脖子右拧 & 面线   
美编:焕妍

图片、资料来源
仰望 U7 上市发布会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仰望U7 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技术 设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