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特茅斯学院研发的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Therabot在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显著成果。106名患有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或进食障碍的美国参与者在使用四周后,抑郁症状平均减轻51%,焦虑症状降低31%,进食障碍患者的身体形象认知提升19%。Therabot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开发,主动引导用户,并内置自杀风险识别系统。75%的使用者未同时接受其他治疗,平均交互时长6小时,患者与AI建立的信任度接近真人医生。研究表明,AI能有效填补心理健康服务缺口。
✅ Therabot是一款生成式AI聊天机器人,专门针对心理健康问题设计。它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实践开发,与ChatGPT等被动应答机器人不同,Therabot会主动发起对话,引导用户记录情绪变化。
💡 在一项随机临床试验中,106名患有重度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或进食障碍的美国参与者使用了Therabot四周。结果显示,抑郁症状平均减轻51%,焦虑症状降低31%,进食障碍患者的身体形象认知提升19%。
👨⚕️ 75%的使用者未同时接受其他治疗,平均交互时长达到6小时,相当于8次传统治疗。患者自述与AI建立的“治疗联盟”信任度接近真人医生。该系统内置自杀风险识别系统,可一键转接紧急救助。
🤔 研究人员指出,AI无法完全替代真人治疗,但能有效填补服务缺口。在美国,每名心理医生需要面对1600名患者。同时,AI的实时陪伴优势也带来风险,患者可能说出任何话,AI也可能给出不当回应。
IT之家 3 月 28 日消息,科技媒体 newatlas 昨日(3 月 27 日)发布博文,报道称达特茅斯学院研发的生成式 AI 聊天机器人 Therabot,在首个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随机临床试验中表现亮眼。

106 名患有重度抑郁症(MDD)、广泛性焦虑症(GAD)或进食障碍的美国参与者,在使用该机器人四周后,抑郁症状平均减轻 51%,焦虑症状降低 31%,进食障碍患者的身体形象认知提升 19%。研究团队称,这一效果堪比传统线下认知疗法。

与 ChatGPT 等被动应答机器人不同,Therabot 基于认知行为疗法(CBT)最佳实践开发对话库训练,会主动发起对话,引导用户记录情绪变化,且该系统内置自杀风险识别系统,可一键转接紧急救助。
IT之家援引博文介绍,75% 使用者未同时接受其他治疗,平均交互时长 6 小时(相当于 8 次传统治疗),患者自述与 AI 建立的 "治疗联盟" 信任度接近真人医生。
研究高级作者、达特茅斯盖塞尔医学院副教授 Nicholas Jacobson 指出:
AI 无法替代真人治疗,但能填补服务缺口 —— 美国每名心理医生需面对 1600 名患者。
第一作者 Michael Heinz 指出核心矛盾:
AI 的实时陪伴优势也是风险来源 —— 患者可能说出任何话,AI 也可能给出不当回应。

目前 Therabot 仍在达特茅斯 AI 与心理健康实验室监管下运行,暂未开放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