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 03月28日
11.6亿欧元投资育碧新公司,腾讯要靠“刺客”出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剖析了育碧公司面临的困境,探讨了其在游戏开发和公司战略上的问题。育碧近年来游戏产量虽高,但市场表现不佳,估值持续下跌。文章指出,育碧过度追求迎合轻度玩家,导致服务型游戏开发失败,同时忽视了核心IP的深度开发。文章还分析了腾讯对育碧的投资,以及私有化后的潜在影响,认为腾讯需要调整管理策略,学习米哈游的成功经验,才能帮助育碧走出困境,实现双赢。

🎮 育碧游戏产量高,但市场表现不佳:尽管育碧推出了多款新作,如《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等,但市场表现并未达到预期,一些服务型游戏如《碧海黑帆》和《不羁联盟》表现不佳,导致公司估值下跌。

🎯 育碧战略误区:过度追求破圈和政治正确:育碧为了迎合轻度玩家,疯狂制作服务型游戏,但未能取得成功。同时,在游戏中过度追求政治正确也引发争议,导致游戏延期和抵制。

🤝 腾讯的投资与挑战:腾讯持有育碧股份,并希望通过私有化提升育碧市值。然而,腾讯在合作开发手游方面的经验并不成功。腾讯需要调整管理策略,并提升与育碧的合作紧密程度。

💡 育碧的未来之路:调整开发策略,提升效率:育碧需要调整游戏开发策略,推出符合自身优势并受粉丝欢迎的作品,同时提升游戏开发效率,保证3A游戏的持续供应。

📚 腾讯应学习米哈游经验:腾讯应学习米哈游的开发策略,利用育碧的优质IP集中开发,通过一款游戏打透粉丝受众,从而收获更大的收益。

ZZZQ作祟?育碧的病根在公司战略

如果以游戏产量论英雄,育碧2024年推出了9款新作,算得上十分高产。《波斯王子:失落的王冠》《碧海黑帆》《不羁联盟》《星球大战:亡命之徒》等四款重头作品足以撑起育碧今年的发售表。《刺客信条:影》若维持原本的发售计划,育碧的游戏阵容将异常豪华。

然而,这些游戏的市场表现没有让育碧的业绩迎来新高,反倒持续拉低了它们的财务预期。《碧海黑帆》开发多年,但近两个月Steam在线人数峰值不足3000人。另一款服务型游戏《不羁联盟》同样不及育碧的预期。自8月开始,《不羁联盟》的DAU就降到了20万以下。截至目前,育碧公司的估值已经跌至16.99亿欧元。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和《刺客信条:影》本来是育碧寄予厚望的两款3A单机大作,但它们同样命运多舛。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bug过多,潜行过程中敌方AI体验糟糕,主角的脸模也被部分玩家指责有迎合当下西方政治正确的嫌疑。最终,《星球大战:亡命之徒》一个月内仅售出100万份,远远配不上《星球大战》这个IP的名头。 

过度追求政治正确的指责同样出现在《刺客信条:影》身上。自《刺客信条:影》首部预告片发布后,有关黑人男性主角弥助和文化挪用的争议就从来没有停歇。大量日本玩家和政府议员开始抵制《刺客信条:影》,育碧不得不做出了将游戏延期到2025年3月的决定。《刺客信条影》的成绩固然优秀,但如果没有股权变化消息,育碧的股价也无法迎来真正的上涨。

许多人会把育碧现在的衰落归咎于游戏中政治正确内容过多。然而,分析育碧的公司战略不难发现,这家法国游戏巨头陷入经营困境几乎是必然。

一位行业人士告诉小娱,育碧近几年各种战略转向,核心目的都是同一件事——破圈。为了破圈,育碧努力让所有的游戏IP都去迎合轻度玩家。育碧的这种策略集中体现在疯狂制作服务型游戏。

吃鸡火了?育碧就大肆立项大逃杀游戏。《逃离塔科夫》人气飙升,育碧也跟风制作塔科夫like游戏。可惜的是,《彩虹六号:围攻》之后,育碧再也没推出过破圈的服务型游戏。而《超猎都市》可以看作育碧押注服务型游戏失败的缩影。

2020年,育碧突然公布了一款融合吃鸡和守望先锋的射击游戏《超猎都市》。然而,吃鸡游戏的市场已经被吃鸡和《堡垒之夜》瓜分完毕,后来者很难从这两款游戏手中抢走一定的市场份额。游玩体验不如前面两款游戏的《超猎都市》自然无法免俗。运营两年后,《超猎都市》随即宣告停运。

同时,育碧的一些重点游戏IP错过了转型的窗口。比如《刺客信条》系列从《刺客信条:起源》开始转型成为开放世界RPG游戏,吸引了大量轻度玩家。但是在《刺客信条:英灵殿》之后,育碧没有及时完成转型,玩家对开放世界RPG感到了厌烦,IP影响力被大大削弱。

更加令人担心的是,育碧目前最新的公司战略,仍然是制作开放世界游戏和服务型游戏。开放世界RPG玩家玩腻了,服务型游戏的运营经验依旧不多。如果育碧继续沿着上面的战略思路开发游戏,市值持续缩水是大概率事件。

另外,育碧各家工作室的产能也在不断降低。一些本来每年都有稳定作品产出的IP,逐渐变成3年甚至5年推出一款作品。

2020年之前,粉丝们每年都可以玩到一款《刺客信条》新作。《刺客信条:英灵殿》上市后,这一IP便退出了年货的行列。而《星球大战:亡命之徒》自官宣到上市,也经历了三年的时间。当育碧无法稳定地产出平均水准的3A游戏时,公司收入自然直线下滑。

合作项目不力,腾讯仍然需要育碧

育碧命悬一线,它们不得不打出了私有化那一张牌。那么,牌桌的另一边腾讯的是怎样思考这件事的呢?

目前,腾讯直接持有育碧股份9.986%,间接持有7.485%。私有化完成后,育碧公司的实控人大概率还将是现任首席执行官Yves Guillemot以及他的家族,但腾讯持股比例或许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腾讯也有机会进入育碧董事会,发挥更多作用。

腾讯海外游戏公司投资布局(部分)

2018年开始,双方进行过多次游戏开发层面的合作。《彩虹六号》《全境封锁》和《刺客信条》等多个育碧IP都曾将手游版的开发工作交给腾讯旗下的工作室。然而,这些手游的结果大多无疾而终。

其中,比较典型的案例是《刺客信条:侠隐》。2022年9月,育碧首次公开了一款以秦朝为历史背景的刺客信条手游。在此之前,相关试玩片段在网上泄露,外界就已经得知它的开发商是腾讯。腾讯和育碧的目标是打造一款符合中国玩家审美喜好的《刺客信条》游戏,并以此撬动中国市场。去年年底,这款《刺客信条》手游拿到了版号,正式定名《刺客信条:侠隐》。

今年3月,《刺客信条:侠隐》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一些腾讯内部工作的知情人士表示,因为海外beta测试反响平平,开发时间长达7年的《刺客信条:侠隐》疑似被取消,项目组成员收到通知并开始休假。腾讯和育碧没有公开对这则传闻进行回应,但《刺客信条:侠隐》却真的开启了它的“侠隐”之路。

另外,腾讯还参与开发了《全境封锁:曙光》和《彩虹六号》手游版。他们的上线日期被育碧一再推迟。这两款游戏被推迟的原因和《刺客信条:侠隐》类似,都是Beta测试时玩家反馈不佳,制作组需要对游戏机制和游玩体验做进一步调整。

有关日本游戏出海的文章中小娱也曾提到,腾讯投资了许多日本游戏公司,但这些日厂无论是游戏产量和口碑都没有给腾讯带来增益,可以说是一些失败的投资。某种程度上说,育碧现在的处境与这些日厂非常类似,腾讯给育碧的投资也在“打水漂”边缘徘徊。

如果育碧新公司运营成功,腾讯能够成为育碧的大股东,对于他们而言最大的好处自然是提振育碧的市值和股价,挽救一笔失败的投资。

同时,正如文章开头所述,游戏出海已经成为腾讯游戏业务的核心。内容向游戏必须面向全球市场开发。凭借《妮姬:胜利女神》《王者荣耀海外版》《夜族崛起》等多品类多平台游戏的成功,腾讯国际业务品牌Level Infinite全球化布局愈发加深。腾讯需要大量具有全球影响力的IP,为海外游戏公司输出全球化合作的新范式。

育碧恰好能满足腾讯的需求。他们手中拥有数十个多元化品类的游戏IP。部分年货IP没有被育碧近几年的糟糕表现败光玩家好感度。被雪藏的《雷曼》等标志性IP全球拥有数千万粉丝,仍有开发的潜力。

挑战在即:育碧看重小体量,腾讯着眼赛道

现在,育碧成立了新的游戏子公司,这家法国公司命运的齿轮开始飞速转动。育碧将会踏入哪一条河流目前尚不清楚。但小娱认为,育碧公司如果想要扭转公司颓势,路径还是比较明确的。

首先,育碧需要调整既有的游戏开发策略,推出符合自身优势且粉丝喜闻乐见的作品。

育碧当下遇到的困境中,服务型游戏泛滥是绕不开的话题。《超猎都市》等一系列游戏都证明,育碧可以构思出一些不错的服务型游戏的点子,但他们很难持续为玩家提供新的游戏内容,更新周期也不稳定。疯狂制作服务型游戏的结果只会让育碧进一步“扬短避长”。

相比之下,《刺客信条:幻景》这样小体量的动作冒险游戏,一经上市就获得了玩家的认可。《刺客信条:幻景》上线第一周,首发玩家数量和《刺客信条:起源》《刺客信条:奥德赛》等成功作品一致。50美元的定价策略拖累了《刺客信条:幻景》的销量,但动作冒险游戏的思路仍然值得育碧继续尝试。

其次,育碧需要提升游戏的开发效率,保证3A游戏的持续供应。过往的文章中小娱曾经提到,远程办公一定程度上拖延了游戏开发的效率,育碧身上也有着类似的问题。

9月,育碧发布新规,要求员工们每周三天返回办公室工作。这一要求受到了员工们强烈的抗议。现在的海外游戏公司,拒绝员工远程办公被视作一件不可接受的事情。如何在远程办公的情况下提升游戏的开发效率?这依旧是育碧需要头疼的事情。

育碧调整开发策略势在必行。如果育碧私有化成功,腾讯的出海业务将面临结构性变化,他们同样需要做出改变。

依照育碧目前的经营状况,私有化后腾讯需要进行更多管理上的调整和干预。从过往经验出发,腾讯不会对海外游戏公司进行过多管理层面的干预。如果腾讯把控制权交还给现任CEO的家族管理,那么育碧的未来很难实现根本性蜕变。股价的短时间回升只会是一种回光返照。

这意味着,腾讯需要打破惯例,在育碧的董事会中施加更多影响力。同时,腾讯还可以把立项、研发、发行等环节的先进经验输送到育碧,提升互相的合作紧密程度。

另一方面,腾讯管理育碧时应该向米哈游学习。

马化腾曾在一次会议上表示,“我们希望在软件和游戏研发方向横向做透、做扎实,而不是在一个纵深角度跟其他游戏公司或硬件厂商为敌,更关键的还是找准自己的主业并聚焦,这样更有胜算。”

马化腾总结出的这点希望,恰恰是米哈游一直在坚持的公司战略——找准主业并在自己擅长的二次元赛道上不断深耕。 

育碧拥有许多值得深度开发的优质IP。过去的育碧每年都会不断挖新坑,开发新的游戏IP。许多有潜力的IP被束之高阁。小娱认为,腾讯应该学习米哈游的开发策略,利用育碧的优质IP集中开发,通过一款游戏打透粉丝受众,从而收获更大的收益。这些策略的改变,将会重塑腾讯游戏的出海业务。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育碧 腾讯 游戏公司 游戏开发 公司战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