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良港海关助力民营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装载出口PET货物的船舶即将在北良港出港。 受访单位供图
◎本报记者 张 蕴 通讯员 李普明
近日,大连福佳大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佳大化”)收到大连海关所属北良港海关审核退还的政策性退税6300万元。今年以来,福佳大化已收到12笔、累计6.42亿元海关政策性退税,企业流动资金压力得到有效缓解。
北良港海关主动问企所需、助企纾困,持续加大对民营企业支持力度,聚焦为企业减负增效、优化通关流程、创新监管模式,推出一系列扎实举措,推动辖区民营外贸企业高质量发展。
优化政策 减负增效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形势日益复杂严峻,福佳大化等企业的资金周转压力增大,公司希望海关能在政策和业务流程上给予指导和帮助,提升存量资金使用效率。
了解企业困难后,北良港海关第一时间组建工作专班,加快办理企业政策性退税。
该关对企业退税审核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实时预报审核进度,为银行预留充足资金调拨时间,将退税时限从5个工作日压缩到2个工作日。2024年,该关共为辖区民营企业办理政策性退税48.1亿元。
为解决企业进口石脑油单船次税费高、资金占用大的难题,北良港海关指导企业精准运用关税保证保险担保政策,实现货物“先放行、后缴税”,让企业资金运用更加灵活。2024年,该关共开展关税保证保险担保业务138笔,为企业减少资金占用82.5亿元。
高效通关 疏通堵点
“2024年以来,我们公司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出口订单大幅增长,海关推出的‘抵港直装’监管模式,让我们货物的出口集货时间节省了近三分之一,这不仅加快了出口订单的运转效率,而且进一步节省了企业运营成本。我们现在正加足马力生产,市场前景更加广阔。”逸盛大化石化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任大友说。
针对国际化工品价格波动幅度大、国际交易窗口期时间短等情况,在推广“先放后检”等多项创新监管举措的基础上,北良港海关持续深化“问题清零”工作机制,充分运用“单一窗口”和“互联网+海关”在线办理功能,实现“一窗通办”“全网通办”,及时解决企业通关、供应等环节中的堵点、难点问题。
同时,北良港海关鼓励企业提前申报,实施“7×24小时”预约查验、常态化开展夜间登临检疫等便利化工作模式,形成安全高效的通关机制,节省船舶在港时间和企业运营成本。
创新监管 释放红利
2024年,海关总署推出16条措施优化口岸营商环境、促进企业通关便利,推动保税供油等“保税+”新业态发展。北良港海关立足辖区民营产业升级及多元化发展需求,支持企业拓展“保税+”业务,助力企业用足用好海关政策,使企业充分享受政策红利。
2月18日,装载6.2万吨进口保税石脑油的“艾比连尼”轮抵达大连福骏港口泊位。这批货物通过管道直接进入大连福骏港口物流有限公司的15万立方米保税仓库中。
“近年来,大连地区石脑油产品的进口需求持续增加。在大连海关的支持下,公司顺利建成石脑油保税仓库,经营范围拓展到进口石脑油保税仓储、国际中转等业务,港口中转量每年可达72万吨,提升了公司的国际竞争力。”大连福骏港口物流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佳琦介绍。
在北良港海关辖区,享受“保税+”政策红利的另一个领域是保税混矿业务。2024年,该关先行先试铁矿石“保税筛分”业务,促成东北地区首批8.8万吨保税筛矿业务落地。“保税筛分”允许企业在保税状态下对进口货物进行筛分、分类或其他简单加工处理,而无需在进口时立即缴纳关税和增值税。铁矿石“保税筛分”是指将原料铁矿块矿在海关监管的保税堆场内筛分为铁矿块矿和铁矿粉矿,进而根据客户的需要调整配比来达到企业的生产需要,提高进口铁矿使用率。
“大宗商品保税监管模式的新升级,帮助我们拓展了保税业务类型,更加贴合国内外钢铁企业需求。‘保税筛分’业务的顺利开展,每年可拉动进出口贸易额约8亿元。”大连港散货物流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虎介绍。
“我们将持续围绕降本增效、通关便利、改革创新等方面,深入企业送政策、听意见、解难题,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增强民营企业发展韧性,助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北良港海关副关长范勇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