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03月27日 21:36
处罚案例 | 数据安全警钟:某机构因数据安全问题被查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聚焦于近期发生的机构数据泄露事件,强调数据安全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机构在数据安全管理方面的疏忽以及由此引发的法律责任。文章强调了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对数据处理活动的规范,并提出了加强数据安全保护的措施,包括建立健全管理制度、规范第三方合作以及实施技术防护。最终,文章旨在提升公众的数据安全意识,推动各机构加强数据安全防护。

🚨 案例回顾:今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某机构因未按规定处理数据,授权供应商后未尽责,导致查询系统存在重大泄露风险。供应商也未设置技术防护措施,最终被公安部门警告并责令整改。

📜 法律依据:依据《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开展数据处理活动需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并采取技术措施保障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了个人信息处理者应采取的措施,包括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加密等安全技术措施。

💡 警方提示: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严格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第三方合作,建立安全评估和动态监管机制;技术防护必须“三同步”:系统建设与安全防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







前言导读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数据正成为不法分子眼中的“数字黄金”。



案件回顾


今年2月,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网安部门巡查发现,某机构查询系统存在重大泄露风险,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

调查发现,该机构为图方便,未按规定将手持终端采集的数据导入专网处理。其在授权某供应商后当起了“甩手掌柜”。供应商更是将网络数据安全底线抛之脑后,未设置任何技术防护措施。


涉事机构未履行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江西省萍乡市公安局网安部门依据《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有关规定对其予以警告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市委网信办联合公安机关对属地有关部门启动约谈问责程序,要求全面排查系统数据安全隐患。



经过执法部门严肃查处、教育,机构方进行了深刻反省,第一时间关停了相关页面,并组织开展了全面查究整改和网络安全培训。



处罚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健全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开展数据安全教育培训,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保障数据安全。利用互联网等信息网络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当在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制度的基础上,履行上述数据安全保护义务。重要数据的处理者应当明确数据安全负责人和管理机构,落实数据安全保护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根据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的种类以及对个人权益的影响、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等,采取下列措施确保个人信息处理活动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并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以及个人信息泄露、篡改、丢失:

(一)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对个人信息实行分类管理;

(三)采取相应的加密、去标识化等安全技术措施;

(四)合理确定个人信息处理的操作权限,并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五)制定并组织实施个人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



警方提示

开展数据处理活动应严格落实数据安全主体责任,建立全流程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规范第三方合作,建立安全评估和动态监管机制;技术防护必须“三同步”:系统建设与安全防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使用。


素材丨江西网警

来源:公安部网安局


📍发表于:中国 北京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据安全 信息泄露 法律法规 安全防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