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7日
[国 际] 量子计算机全尺度模拟二维量子场论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自然·物理》上发表文章,首次利用新型量子计算机实现了二维量子场论的全尺度模拟。该研究利用新开发的qudit量子计算机和模拟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qudit算法,每个量子信息单元可承载五种状态,从而高效存储和处理信息。研究在二维空间中释放粒子,观测到粒子之间的磁场,为探索粒子物理核心奥秘开辟了新路径,并为研究强核力作用下的质子、中子行为提供了可能。

💡 传统计算机的局限性:量子场论模拟对传统计算机构成挑战,因为需要捕捉代表粒子间力的场,这些场具有不同方向和强度,难以融入基于0和1的二进制计算范式。

🔑 新型量子计算机的优势:研究利用新开发的qudit量子计算机,每个量子信息单元可承载五种状态,而非仅有0和1两种态,从而能高效地存储和处理信息。

💫 二维空间量子模拟的实现:研究人员首次在二维空间中释放粒子,观测到了粒子之间的磁场,展示了二维空间量子模拟,为探索粒子物理核心奥秘开辟了新路径。

🔬 未来研究的展望:研究人员表示,只需再添加几个量子位,就可将当前的结果扩展到三维模型,进而研究强核力作用下的质子、中子行为,揭示原子核稳定性与物质起源的奥秘。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张佳欣)据25日《自然·物理》报道,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利用新型量子计算机实现了二维量子场论的全尺度模拟,为探索粒子物理核心奥秘开辟了新路径。

    量子场论模拟对量子计算机构成挑战的关键在于,研究人员需要捕捉代表粒子间力的场,如带电粒子间的电磁力。这些场可以指向不同方向,并具有不同的强度或激发程度。这些对象无法整齐地融入基于0和1的传统二进制计算范式中,而当今的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正是以此为基础的。

    此次突破的关键在于,实现了新开发的qudit量子计算机和模拟基本粒子相互作用的qudit算法的结合。每个量子信息单元可承载五种状态(而非仅有0和1两种态),能高效地存储和处理信息。研究人员表示,他们能够利用该方法对量子场进行自然表征,从而大大提高了计算效率。

    早在2016年,因斯布鲁克大学研究人员就已证明了粒子-反粒子对的产生,但该研究仅允许粒子沿一维路径运动。在新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二维空间中释放粒子,观测到了粒子之间的磁场,展示了二维空间量子模拟。

    关于量子电动力学的新研究只是一个开始。研究人员表示,只需再添加几个量子位,就可将当前的结果扩展到三维模型,进而研究强核力作用下的质子、中子行为,这是揭示原子核稳定性与物质起源的关键,其中包含着物理学中许多尚待解开的谜团。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量子计算机 量子场论 粒子物理 qudit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