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7日 02:13
[国 际] 重子CP破坏现象获观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LHCb合作组在重子衰变中首次观测到CP破坏现象,为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提供了新线索。这一突破性进展基于LHCb实验收集的大量数据,研究了∧b重子的衰变,发现其衰变率与其反物质反∧b存在差异,统计显著性超过5西格玛。该发现填补了重子CP破坏研究的空白,为理解宇宙中物质主导地位的成因提供了重要依据。

⚛️ CP破坏是指正反粒子不遵循相同的物理法则的现象,是解释宇宙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必要条件。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之初应该产生了等量的正反物质,但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由正物质主导,反物质的去向成谜。

🔬 LHCb合作组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进行了实验,通过梳理8万多次重子衰变数据,首次观测到重子(∧b重子)的CP破坏现象。∧b重子由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和底夸克组成。

🔍 研究结果显示,正反∧b重子的衰变率存在差异,统计显著性达到5.2西格玛,超过了粒子物理学中“发现”所需的5西格玛标准。

💡 该发现填补了重子CP破坏研究的空白,为进一步探究CP破坏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物理学家计划在下一代对撞机上继续搜寻“超出标准模型预测的CP破坏”,以揭示反物质消失之谜。

有助理解正反物质不对称问题

LHCb合作组首次在重子衰变中观测到CP破坏现象,不仅填补了重子CP破坏研究的空白,也为进一步探究CP破坏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图片来源: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网

    科技日报北京3月26日电 (记者刘霞)据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官网26日报道,在意大利举行的莫里翁年度会议上,该机构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底夸克实验(LHCb)合作组宣布,以压倒性证据观测到了重子的“电荷共轭-宇称联合变换对称性破坏”(以下简称“CP破坏”)现象。这一里程碑式进展为破解正反物质不对称之谜提供了新思路。

    CP破坏即正反粒子(物质)不遵循相同物理法则的现象。粒子物理学标准模型认为,自然界中的每种粒子(物质)都有其对应的反粒子(物质)。正反粒子(物质)质量相同,但电荷相反,两者相遇会湮灭并释放大量能量。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宇宙诞生之初应该产生了等量的正反物质,但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由正物质主导,反物质去哪儿了呢?

    LHCb合作组成员、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张艳席对科技日报记者解释道:“CP破坏是解释正反物质不对称性的必要条件。通俗来说,CP破坏使得正反粒子衰变行为存在差异。”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首次在中性K介子的衰变过程中捕捉到CP破坏现象。自此,研究CP破坏成为粒子物理领域的热门课题。

    重子由3个夸克组成,质子和中子都属于重子。虽然标准模型预测重子也存在CP破坏现象,但科学家迄今只观测到一些“蛛丝马迹”。在最新研究中,LHCb合作组在海量的实验数据中梳理了8万多次重子衰变,首次观测到重子(∧b重子)的CP破坏现象。

    ∧b重子由一个上夸克、一个下夸克和底夸克组成。LHCb合作组利用探测器在LHC第一、二次运行期间收集的数据,研究∧b重子到一个质子、一个K介子和一对带相反电荷的π介子的衰变,以及其反物质反∧b衰变。结果显示,正反∧b重子的衰变率存在差异,统计显著性达到5.2西格玛,超过了粒子物理学称为“发现”所需的5西格玛标准。

    张艳席表示:“LHCb合作组首次在重子衰变中观测到CP破坏现象,不仅填补了重子CP破坏研究的空白,也为进一步探究CP破坏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

    物理学家计划在下一代对撞机上继续搜寻可能存在的“超出标准模型预测的CP破坏”,为理解反物质消失之谜提供决定性证据。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LHCb CP破坏 正反物质 重子衰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