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7日 02:13
[今日要闻] 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 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贯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作为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汕汕高铁设计时速350公里。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条件复杂,建设面临超高水压、强腐蚀性海水以及多重地质挑战。项目团队通过科研攻关,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双向掘进,并研发多项新技术,最终克服重重困难,实现隧道贯通,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

🌊 汕头湾海底隧道是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条件复杂,被视为在建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 隧道建设面临8度高烈度地震区、17条断层破碎带、近1兆帕超高水压和强腐蚀性海水的双重压力,工程建设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双向掘进。

💡 项目团队研发出海底定向注浆、隔震减震装置、新型抗裂材料等一系列新技术,确保隧道建设顺利推进,实现了成功贯通。

🥇 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

    科技日报汕头3月26日电 (记者龙跃梅 何亮)26日,在汕头湾海底68米深处,伴随着直径14.57米的“永平号”盾构机刀盘破岩而出,世界首座设计时速350公里单洞双线高铁海底隧道——汕汕高铁汕头湾海底隧道成功贯通,标志着连接广东省汕头与汕尾的“黄金通道”取得突破性进展。

    汕汕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线全长162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汕汕高铁全线控制性工程汕头湾海底隧道全长9781米,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极复杂,被视为目前在建风险最高、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

    “汕头湾海底隧道不仅要在8度高烈度地震区穿越17条断层破碎带,还要承受近1兆帕超高水压和强腐蚀性海水的双重压力。”中国铁设汕汕高铁项目总工程师李为说,为确保隧道建设顺利推进,工程建设采用矿山法和盾构法双向掘进。

    在海域矿山段,工程建设需下穿汕头湾主航道风化凹槽,隧道坍塌涌水的施工风险极高;在盾构法施工段,盾构机遭遇极硬岩、软硬不均、孤石阵“三重极限”地质段落,工程掘进困难重重。

    “建设过程中,项目团队首先克服百米级超高水压开展海上注浆和洞内注浆来封堵裂隙,提高围岩完整性,给软弱地层‘补钙’,再用高精度控制爆破技术进行开挖,‘小步勤挪’减小对围岩的扰动,最终实现成功贯通。”中铁十四局汕汕高铁项目副总工程师都培龙介绍。

    通过科研攻关,项目团队研发出海底定向注浆、隔震减震装置、新型抗裂材料等一系列新技术。“这些创新成果的应用,不仅让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抗压抗震抗腐蚀‘三料冠军’,还创造了多项深海隧道建设纪录。”中国铁设汕头湾海底隧道专业负责人霍飞说,汕头湾海底隧道成为世界已贯通最大开挖直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穿越活动断层最多的铁路海底隧道、国内开通水压最大的海底隧道。它的顺利贯通,为汕汕高铁全线如期开通运营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国内外类似工程建设提供了有益参考借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汕汕高铁 海底隧道 高铁建设 技术创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