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宣布其 ICP 双反应台刻蚀机 Primo Twin-Star® 在刻蚀精度上取得重大突破,达到了 0.2 埃(亚埃级)。这一精度在氧化硅、氮化硅和多晶硅等薄膜的刻蚀工艺中均得到验证。该技术突破对半导体制造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实现更精细的芯片制造,提高芯片的性能和集成度。同时,中微公司的 CCP 双台机 Primo D-RIE® 和 Primo AD-RIE® 的加工精度也已达到相同水平,进一步巩固了其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地位。
🔬 中微公司 ICP 双反应台刻蚀机 Primo Twin-Star® 的刻蚀精度已达到 0.2 埃(亚埃级),约等于硅原子直径的十分之一,是人类头发丝平均直径的 500 万分之一。
🧪 这一精度突破在氧化硅、氮化硅和多晶硅等薄膜的刻蚀工艺上均得到验证,表明其在多种半导体材料加工中的通用性。
🔄 在 200 片硅片的重复性测试中,氧化硅、氮化硅和多晶硅的测试晶圆,在左右两个反应台上各 100 片的平均刻蚀速度相差分别为每分钟 0.9 埃、1.5 埃和 1.0 埃,表现出极高的稳定性。
⚙️ 两个反应台之间平均刻蚀速度的差别(≤ 0.09%)远小于一个反应台加工多片晶圆刻蚀速度的差别(≤ 0.9%),体现了设备的高精度和一致性。
💡 中微公司的 CCP 双台机 Primo D-RIE® 和 Primo AD-RIE® 的加工精度也已达到和 Primo Twin-Star® 相同的水平,进一步提升了中微公司在半导体设备领域的竞争力。
IT之家 3 月 26 日消息,近日,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微公司”)宣布通过不断提升反应台之间气体控制的精度,ICP 双反应台刻蚀机 Primo Twin-Star® 又取得新的突破,反应台之间的刻蚀精度已达到 0.2A(亚埃级)。

据介绍,这一刻蚀精度在氧化硅、氮化硅和多晶硅等薄膜的刻蚀工艺上,均得到了验证。该精度约等于硅原子直径 2.5 埃的十分之一,是人类头发丝平均直径 100 微米的 500 万分之一。
在 200 片硅片的重复性测试中,氧化硅、氮化硅和多晶硅的测试晶圆,在左右两个反应台上各 100 片的平均刻蚀速度相差,各为每分钟 0.9 埃,1.5 埃和 1.0 埃。两个反应台之间平均刻蚀速度的差别(≤ 0.09%),远小于一个反应台加工多片晶圆刻蚀速度的差别(≤ 0.9%)。

▲ 中微公司 ICP 双反应台刻蚀机 Primo Twin-Star®中微公司透露,CCP 的双台机 Primo D-RIE® 和 Primo AD-RIE® 的加工精度,两个反应台的刻蚀重复性和在生产线上的重复性也早已达到和 Primo Twin-Star® 相同的水平。在两个反应台各轮流加工 1000 片的重复性测试中,两个反应台的平均刻蚀速度相差,只有每分钟9埃,小于 1.0 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