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瑞幸咖啡把萃茶机塞进全国2万家门店时,整个奶茶江湖都在颤抖。从"茶粉冲泡"到"现萃真茶",从植脂末到100%动物乳脂,这个曾用9.9元咖啡搅翻市场的"价格屠夫",正举着"真奶真茶真便宜"的大旗,对奶茶界发起总攻。
去年首战试水,瑞幸用茶咖混战的"9.9国民女神"投石问路。但真正让「霸王茶姬」们脊背发凉的,是今年这场精心策划的降维打击——当2万家门店同时亮出萃茶机,当冰博朗基底乳被替换成零植脂末的动物乳脂,当瑞幸把爆品研发速度提到3天一款新品的恐怖频率,这场仗已然不是简单的品类跨界......
瑞幸的二番战:这次玩真的了
瑞幸出奶茶,有人质疑瑞幸不懂奶茶,却忽视了它手握三张王牌。
供应链:从云南茶园到内蒙古牧场,瑞幸用咖啡行业的供应链基建直接平移奶茶赛道,当其他品牌还在纠结茶叶成本时,瑞幸已把鲜萃茶成本压到行业冰点。
数字化:库存管理精确到小时、新品决策由大数据驱动、CRM系统实时推送定制优惠券...这套让星巴克都忌惮的运营体系,在奶茶界堪称"外星科技"。
流水线:去年119款新品的研发速度,相当于每周向市场扔出两颗"产品炸弹"。对比霸王茶姬全年屈指可数的新品,奶茶赛道唯一可以跟瑞幸产品出新掰掰手腕的可能也就古茗了,财报显示去年出了85款新品。
瑞幸正在复刻"规模+效率"的绝杀公式。当它把霸王茶姬引以为傲的伯牙绝弦18元档的鲜萃奶茶打到9.9元,那些靠品牌溢价活着的玩家,正在经历最残酷的"牛马饮"革命。
其实,伯牙绝弦作为霸王茶姬王牌产品,24年卖了100 亿,销量确实令人咋舌。配料很简单,茶叶、牛乳、冰博朗。
瑞幸心里应该很清楚,现制茶饮赛道竞争之惨烈,甚至超过咖啡,几年前被当作第二曲线的小鹿茶失败,也交了不少学费,其中最大的障碍就是品类认知上的壁垒。
霸王茶姬的高价城堡正在崩塌
"卖得比瑞幸贵,味道却差不多"——消费者这句无心吐槽,揭开了奶茶行业最危险的真相。霸王茶姬们引以为傲的"鲜萃茶+冰博朗"组合,正在被瑞幸用动物乳脂+原叶现萃的配置贴身肉搏。
更可怕的是,当瑞幸把奶茶变成引流品而非利润品。
9.9元定价不是促销,而是战略武器。正如当年用价格战把现磨咖啡打到便利店价位,瑞幸正在重塑奶茶的价格认知。
早C(Coffee)午T(Tea)的消费习惯一旦养成,拿着瑞幸纸袋的上班族,很难再为同质化产品支付溢价。顺便说一句,瑞幸是懂用户的,上班族就是换着口味让自己更加清醒。
网络截图:过往瑞幸联名杯套(部分)
同时,瑞幸的更是联名狂魔 ,一年营销投入更是超过10亿。瑞幸去年做了 36 次联名,平均每月3次,从茅台到线条小狗,从玫瑰的故事到猫和老鼠,各种圈层,各种人群标签,仿佛都被包圆了。去年的黑神话联名,更是四两拨千斤,「腾云美式」上线首日,小程序直接瘫痪。联名杯套几天一换。当然在营销层面霸王茶姬也不弱,今年必然要迎来奶茶界营销的神仙打群架场面。
暗藏危机的跨界迷局:瑞幸真的稳赢吗?
关于瑞幸这个品牌能不能做好奶茶,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不行:跨品类隔行如隔山
奶茶做咖啡几乎没有成功先例。不论是喜茶还是奈雪的咖啡在他们的产品中都算是添头,甚至有些用户都不知道这两家曾经出过咖啡产品。品牌强如星巴克,做奶茶还屡屡翻车,其中相对长线的产品,命名更是有学问,叫红茶拿铁、抹茶拿铁。
行:品牌够强可以跨品类
拿快餐品牌做咖啡为例,K COFFEE去年卖了2.5 亿杯。麦咖啡全国 7000多家,只算门店数和销售数量都算“隐形”的咖啡大佬。快餐品牌在消费者认知中的标准化、品控好、食品安全、性价比,让他们可以向下兼容做好。按此结论,咖啡做奶茶依然。
但奶茶江湖从不是容易攻陷的城池。不管是茶颜悦色用中国风美学筑起护城河,还是蜜雪冰城在下沉市场建起铜墙铁壁,就连古茗也在用"水果现切"建立差异化。所以奶茶江湖看似简单其实越不简单。
瑞幸要做好奶茶,必须直面三大关卡。
第一是品类心智墙,消费者能否接受"专业咖啡店卖奶茶"?就像星巴克的"红茶拿铁"始终不敌专业奶茶品牌,瑞幸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第二是产品同质化,当所有玩家都用上鲜萃茶和动物奶油,"伯牙绝弦"与"春日桃桃"的差异还剩多少?爆品护城河远比你想象中脆弱。
最后是文化认同战,奶茶早已超越饮品范畴,成为年轻人的社交货币。瑞幸的"效率崇拜"文化,能否打动要氛围要仪式感的新世代?
以上种种你,可能都是基础的基础,结果只能需要交给时间。
写在最后
终局猜想:谁会成为那个幸存者之一?
回看咖啡战争,活下来的不是最文艺的精品店,而是把性价比做到极致的高效玩家。奶茶江湖的终局,或许正在重演这个剧本。
而最大的变数,在于瑞幸能否复刻"生椰拿铁"式的现象级爆品。若真出现一款单月销量破亿杯的奶茶界"酱香拿铁",整个行业的估值模型或许都将被重构。
当瑞幸带着2万家门店、119款新品和9.9元定价杀入战场,这已不是简单的品类竞争,而是一场关于"数字化效率"的降维打击。正如当年小米用互联网思维颠覆手机行业,今天的奶茶战争正在验证一个残酷真理:在消费平权的时代,任何靠信息差建立的高价城堡,终将被效率和规模轰成齑粉。
此刻的奶茶从业者或许该重温咖啡战争的血泪教训——当消费者开始用"还没瑞幸好喝"评价你的产品时,这场战争可能已经悄然结束了.......
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蜜雪与瑞幸可能终有一战。
但更可能形成"7元蜜雪vs10元瑞幸"的楚河汉界。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亿欧新消费”(ID:EO-Consumer),作者:七年半练习生,36氪经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