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6日
[教 育] 激发学生兴趣 感受数学之美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近日举办了第二届数学文化节,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打造,旨在通过趣味数学游戏和科普讲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活动形式多样,包括园游会式的数学小游戏,如“面面俱圆”、“找生日”等,以及来自校外机构的活动展区。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也参与其中,强调培养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提倡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非功利性地超前学习。

🎉 数学文化节以“园游会”形式呈现,设置了16个可盖章积分的趣味数学游戏,如“面面俱圆”、“找生日”等,旨在让学生在玩乐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 活动由北大附中与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联合举办,后者提供了多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并分享了举办数学节的经验,为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支持。

👨‍🏫 中国科学院院士田刚在活动中进行了数学科普讲座,强调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重要性,以及严谨的数学训练对培养系统性思维的益处。

💡 田刚院士提倡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认为应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发展,反对功利性地超前学习,并强调人才培养方式应因人而异。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举行数学文化节

    ◎本报记者 张盖伦

    “我们还剩一个章就可以集齐了!”3月14日中午,北京大学附属中学(以下简称“北大附中”)校园内,两名男生边跑边挥舞着手中的小册子,向同学炫耀。“我也快了!”被炫耀的女生也举起了手中已经盖得满满的集章卡。

    3月14日是第六个“国际数学日”,北大附中第二届数学文化节在这天启幕。活动由北大附中和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以下简称“北大数院”)联合打造。

    数学文化节在提供一系列丰富多彩活动的同时,以“园游会”的形式设置多个好玩有趣的数学小游戏,弘扬数学文化,让学生感受数学之美。

    “面面俱圆”“找生日”“四巧板”“骰子大挑战”……数学文化节把学校变成了一个大乐园。这里有16个可以盖章获得积分的游戏,还有若干个由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科学技术馆等校外机构带来的活动展区。

    北大附中数学学科长马晶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这次游戏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北大数院也带来了好几个他们设计的游戏。“北大数院举办数学节的经验很丰富,我们的教师多次去那里‘取经’。”马晶希望,孩子们能在这些动手游戏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并由此认识到,数学不枯燥,数学很好玩。

    北大附中数学教师刘福合一直笑眯眯地看着孩子们玩数学游戏。“玩游戏,就是让他们对数学别畏难、有兴趣就可以了。”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讲席教授田刚当天下午也来到北大附中,做了一场关于数学的科普讲座。

    田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学是基础学科,严谨的数学训练能培养系统性思维。这种思维是最重要的,无论一个人做不做数学研究,培养数学思维都大有裨益。“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觉得数学是有趣的,从这个角度看,数学文化节具有特别的意义。”

    田刚多次提到“兴趣”。他表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不是越超前学越好,小学就开始学初中甚至高中、大学的内容,这种功利化做法其实不适合孩子的成长。大学中学贯通培养,不是中学的基础没打好,就开始去学大学的知识,而是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可以让学生了解大学的课程,展开探索。家长应尊重孩子的兴趣,在兴趣的基础上引导孩子的发展。“人才培养方式要因人而异。”田刚说。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数学文化节 北大附中 数学教育 兴趣培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