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分子会是谁?
2024年的全球药王争霸赛出现了戏剧性一幕,老牌冠军K药以约2亿美元的微弱优势险胜,然而真正震撼业界的是拿下第二名的新秀,近几年的当红炸子鸡——“司美格鲁肽”,竟然用五年时间,完成对手十年的市场拓展路径,实现销售额从2020年36.62亿美元至2024年292.96亿美元的指数级增长。
其所属企业诺和诺德(Novo Nordisk)更是一度力压群雄,登顶欧洲上市公司榜首。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减肥神药”背后的企业——诺和诺德究竟做对了什么?
 
从胰岛素先驱到代谢领域霸主
作为植根糖尿病治疗领域的百年药企,诺和诺德的历史可追溯至1923年胰岛素商业化生产的开创性突破。百余年间,诺和诺德从糖尿病到肥胖症的“跨界”突破的关键因素就是它——GLP-1(胰高糖素样肽-1)。
早在四十年前,科学家就发现人体肠道分泌的GLP-1激素能智能降糖。但在当时,没人相信这个只能在体内存活约2分钟的脆弱分子能成药。当整个行业对肥胖症治疗的药物研发都不看好时,诺和诺德敏锐地捕捉到GLP-1受体激动剂的潜在价值,并开启了长达四十年的科研马拉松。
通过长期深度研究,科学家们发现GLP-1除了能够降糖之外,还有着能够作用于大脑、降低食欲的buff加成,这种“一石二鸟”的药理特性,使研究团队把药物研发重心从单纯的糖尿病治疗,进一步拓展到更具市场潜力的肥胖症领域。
从降糖到减重的发展
但减重药物是个很难踏入的领域。过去几十年,获批上市的肥胖症药物不少,大多都曾因安全问题被退市。减肥药“芬-芬(Fen-Phen)”的反面警示仍在盘旋,对于生产一种安全的减重药物,制药公司、医生和公众几乎已经丧失信心。
好在,诺和诺德展现出老牌药企的沉稳特质。靠着在代谢性疾病领域的深厚积淀,在多年不计回报的投入后,终于在2014年——FDA批准其首款GLP-1类减肥药利拉鲁肽上市。自此,诺和诺德开启了肥胖症治疗新时代。
再之后的故事,大家知道了,其研发团队成功将药物半衰期延长到一周,药物有效减重幅度跃上新台阶。被冠以“减肥神药”title的司美格鲁肽,帮助诺和诺德一步步打破了自己来时的记录。
2023年,《科学》杂志将GLP-1类药物评为“年度突破”;2024年,诺和诺德负责GLP-1研发工作的科学家洛特·比耶尔·克努森获得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称的拉斯克奖。
巨大的荣誉背后,不止是商业上的成就,它还引发全球药企竞逐减重药物研发赛道,更重要的是,它推动了医学界将肥胖症纳入慢性病管理体系,重塑了社会对肥胖的认知。
应对竞争的立体化战略
但高处不胜寒,面对仿制药的围剿和市场需求激增,诺和诺德采取了多线作战的应对策略:一方面,王牌药物已经接连在美国、英国、欧盟获批新适应症,在心血管领域开疆拓土,并推进针对其他代谢相关疾病的临床试验,同时斥巨资扩大产能投入,稳固既有地位。另一方面,加速下一代药物的研发,在GLP-1基础上探索联合作用机制,寻找下一张“王牌”,巩固技术护城河。与此同时,投资AI(人工智能)药物设计平台,加速筛选更多慢性病潜力管线。这场从产能、技术到管线的立体化备战,正在帮它押注下一个十年。
成功的偶然与必然
回望诺和诺德的成功,充满了偶然与必然的戏剧化交织,伟大的产品背后总有传奇的故事。正如《十亿美元分子》揭示的真相:新药开发是纵身一跃的一场豪赌。但正是这些看似失败的尝试,构筑起生物医药创新的基石。
下一个改变世界的分子,或许此刻正躺在某间实验室的冷冻格,它可能需要25年后才能被世人知晓,也可能永远无法走出论文附录。但正是那些无数不被看见的“失败”,构成了生物医药行业最坚固的根基铁律,只有专注细分领域并凭借 把冷板凳坐热的毅力,才能塑造穿越周期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