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的《2025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揭示了职场人在不同规模公司和行业的安全感差异。报告显示,35岁前有大厂经历的职场人更倾向于留在大型公司,而不同行业的职场人安全感差异明显,人工智能行业安全感最高,互联网和新教育培训行业垫底。报告还指出,个人工作能力、学历和所选工种是影响职场安全感的重要因素。
🏢 **大厂经历的影响:** 35岁前拥有大厂工作经验的职场人中,73.33%选择留在万人以上规模的大公司,仅有少量人选择去往中小型企业。这可能是因为大厂培养的标准化技能在中小企业中适用性较低,同时大公司在就业市场不景气时更具稳定性。
💡 **不同行业的安全感差异:** 人工智能行业职场人的安全感最高,达到6.92分,远超平均分6.03分。互联网和新教育培训行业安全感垫底,分别为5.67分和5.85分,可能受到行业波动的影响。新能源汽车行业安全感仅勉强及格,反映出市场竞争加剧和经营风险对从业者的影响。
💪 **影响职场安全感的个人因素:** “工作能力扛打”是影响职场安全感的核心因素,其次是“名校/高学历”、“工种选得好”以及“名企光环”。这表明个人能力和背景对职场安全感至关重要。
快科技3月25日消息,近日,脉脉高聘人才智库发布《2025春招职场安全感洞察》。
《洞察》显示,35岁前有大厂经历的职场人,如今73.33%仍留在万人以上的大公司,去往“中厂”(1000人到10000人)的人仅有15.20%,而去往500人以下公司的更少,仅占8.34%。

推测可能是大厂经历强化了职场人对规模化平台的赖:一方面,大厂培养的标准化技能(如复杂流程管理、分领域专精)在中小企业适配度低,容易“水土不服”。
另外一方面,大树底下好乘凉,就业市场不景气,稳定的大厂好过不确定的小公司。

不同行业职场人的安全感差异明显。人工智能行业安全感最高,达到6.92分,远超平均分6.03。互联网与新教育培训行业的职场人垫底,评分仅为5.67分和5.85分,可能受近几年行业波动影响。
值得关注的是,正处于洗牌期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因市场竞争加剧与企业经营风险,从业者安全感仅勉强跨越及格线,安全感评分为6.08分。
《洞察》显示,在影响职场安全感的个人因素中,“工作能力扛打”以绝对优势成为职场安全感的核心支柱,其次是“名校/高学历”、“工种选得好”、“名企光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