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核安全局发布文章,介绍了我国核安全总体状况。截至2024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623堆年,未发生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2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放射源事故发生率显著下降,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未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文章还介绍了INES标准,将核事件分为七级,其中0级为偏差,1-3级为事件,4-7级为事故。
✅ 核电机组安全运行:截至2024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623堆年,表明核电站的运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事故发生率低: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2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机组平均0级偏差和1级异常事件发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说明核安全管理有效。
☢️ 放射源安全:放射源事故年发生率从20世纪90年代的6起/万枚下降到现在的1起/万枚以下,显示了放射源管理的进步。
🌍 辐射环境安全:全国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未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表明环境安全得到保障。
📜 INES分级标准:文章介绍了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该标准将核事件分为七个等级,有助于对核事件进行科学评估和管理。
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国家核安全局今日发文就“我国核安全总体状况如何?”这一问题进行解答:
我国核安全总体状况良好。截至 2024 年底,我国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623 堆年,未发生过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2 级及以上事件或事故,且机组平均 0 级偏差和 1 级异常事件发生率呈持续下降趋势。放射源事故年发生率从 20 世纪 90 年代的 6 起 / 万枚下降到现在的 1 起 / 万枚以下。全国辐射环境水平保持在天然本底水平,未发生放射性污染环境事件。

IT之家从国家核安全局获悉,我国按照国际核事件分级标准(INES)对运行事件或者事故进行分级。考虑核事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对设施放射性包容和控制的影响、对纵深防御能力的影响,将核事件分为七级,其中:
较低级别称为事件,分别为异常(1 级)、一般事件(2 级)、重要事件(3 级);
较高级别称为事故,分别为影响范围有限的事故(4 级)、影响范围较大的事故(5 级)、重要事故(6 级)和重大事故(7 级)。
不具有安全意义的微小事件称为偏差,归为 0 级。

▲ 图源国家核安全局官方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