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03月24日 07:50
我国最大煤炭下水港车站实现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朔黄铁路黄骅港站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该站通过整合5G通信、北斗导航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机车可自主完成重载列车的牵引和对位,作业时间缩短20%。智能化调车系统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黄骅港站年运输能力提升约1056万吨,调车员的工作方式也从“跟车作业”转变为“AR全景监控”。

🚄 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是“西煤东运”的重要枢纽,年运输煤炭2.17亿吨,每天需编组超过1万辆车辆,是我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车站。

🤖 智能化作业的核心是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机车,该机车能够自主完成重载列车的牵引和对位,并感知200米内的路况,实现加减速控制和精准停车。

⏱️ 智能化系统的应用使列车作业时间缩短了20%,车站年运输能力约提升1056万吨,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 调车员的工作模式也发生了改变,从“日行12公里”的跟车作业转变为通过“AR全景监控”进行操作,实现了全天候高效运转,即使在恶劣天气下也能正常作业。

💡 智能化系统深度融合了5G通信、北斗导航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了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提升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水平。

IT之家 3 月 24 日消息,据央视新闻报道,一列总重 5394 吨的煤炭列车于 3 月 22 日在我国“西煤东运”第二大通道 —— 朔黄铁路的黄骅港站完成精准对位作业,标志着全国最大的煤炭下水港车站实现了全流程智能化作业

据介绍,车展调度员下达作业命令后,搭载北斗导航的智能机车可自主完成重载列车的牵引、对位。同时智能化机车可感知 200 米内路况,自主完成加减速控制、停车对位等关键操作,列车作业时间压缩 20%。

国家能源集团朔黄铁路黄骅港站副站长刘伟表示,该系统将 5G 通信、北斗、人工智能等技术深度融合,实现从列车调运到装船作业的全链条自动化衔接。与之前相比,车站年运输能力约提升 1056 万吨。调车员从“日行 12 公里”跟车作业转向“AR 全景监控”,恶劣天气下仍能全天候高效运转。

IT之家从报道获悉,朔黄铁路黄骅港站是我国“西煤东运”运输通道的重要车站,其年运输煤炭 2.17 亿吨、每天需编组超 1 万辆车辆,智能化调车系统在黄骅港站的应用,实现了运输效率与安全水平的双效提升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朔黄铁路 智能化 煤炭运输 北斗导航 5G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