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纪要 03月24日 04:34
需求探底的最后时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煤炭行业在2024年面临下行压力下的表现,并对2025年的市场趋势进行了预测。重点关注了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的业绩表现、进口煤炭政策、以及供需关系的变化。文章认为,当前煤炭行业已处于底部区域,供给端收缩,需求端在非电需求恢复下有望见底回升,并对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进行了前瞻,为投资者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 供给端收缩:国内最大增量产区新疆的产量已现环比下降,疆煤外运总量或已下滑,进口煤炭增速放缓,印尼煤炭进口量预计将明显下降,全年或确定性同比下降。

📈 需求端触底:预计2周内需求将见底,非电煤需求是未来主要上行风险,基建、房建需求有望恢复,水泥出货量已超去年同期,夏季有望至少恢复至正常水平,政策端财政加码也将助力需求。

📜 进口煤政策:梳理了中国进口煤炭政策,主要从关税、配额和质检三方面影响进口,预计海关加强煤质检测将影响低卡印尼煤进口,利好供给端。

📉 Q1业绩前瞻: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煤炭板块业绩面临最大压力,但随着3月煤价触底,后续降幅有望收窄。

🏭 焦煤底部确立:动力煤价格见底也确立了焦煤价格底部,后续弹性将紧密跟踪钢铁行业的下游需求。

2025-03-23 23:55 广东

本周末,中国神华和中煤能源两大煤炭龙头双双披露2024年年报(陕西煤业也披露了业绩快报),业绩均超过市场预期,在2024年行业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两家龙头企业业绩基本实现同比持平(陕煤仅略降4%),也切实印证了自身的龙头实力,与长协占比高盈利较稳定的特征。同时神华分红率提升至76%,中煤多年来分红率首次提升至33%(暂不考虑特别分红),叠加两家确定的增加中期分红,继续确立高盈利稳定性高分红高股息的特征,也为2025年行业底部布局提供了方向。

          

我们在3月2日周观点“预计煤价3月中旬前见此轮底部,下行风险充分释放极致悲观配置时点又近”全面翻多板块,现在回头看,就是煤炭板块最底部。

          

我们认为当前其实就已经是底部区域,从供给看国内24年最大增量的新疆1-2月产量已经环比下降,疆煤外运总量(铁路+公路)或已经在2月出现下滑,海外进口3月开始有望跟随印尼新增而开始下降;需求端预计在非电需求恢复下在2周内见底,下行风险充分探明,上行可期!


本期汇报以下观点:

1.后续怎么看节奏:供给国内外供给均开始收缩,需求淡旺季之交,预计2周内出真章,验明中期底部

2.中国进口煤炭政策历史梳理,疏导为主

3.2025Q1业绩前瞻:板块业绩压力最大时刻来临

4.焦煤:动力煤价格见底也同时确立焦煤价格底部,后续弹性紧密跟踪钢铁

          

1.后续怎么看节奏:供给国内外供给均开始收缩,需求淡旺季之交,预计2周内出真章,验明中期底部

我们认为当前就是中期维度上需求压力最大的时刻,电煤需求随着北方采暖结束快速回落,非电需求尚在攀升途中,短期仍有需求环比下降的压力,但我们认为随着本周全国气温的快速回暖,基建工程有望加速恢复,需求底部有望在2周内出现,也同时带动煤炭基本面见底回升。

我们认为当前其实就已经是底部区域,从供给看国内24年最大增量的新疆1-2月产量已经环比下降,疆煤外运总量(铁路+公路)或已经在2月出现下滑,海外进口3月开始有望跟随印尼新增而开始下降;需求端度过压力最大的2周,判断也将会见底。下行风险充分探明,上行可期!

          

供给端:3月开始国内外均开始收缩

1)1-2月产量已经初现端倪,疆煤外运总量可能已经开始下滑。

从当前公布的1-2月分省数据看,全国产煤重镇的内蒙、陕西产量同比已经没有增长,山西产量同比虽然有明显增长(主要去年同期因为治理三超导致减量比较多),但实际较24H2已经没有变化。2025年新增另外最为重要的新疆,虽然1-2月产量9130万吨,同比增量1150万吨,但月均不到4600万吨产量相较2024年11-12月的月均5500万吨已经显现出明显环比下降的态势。    

而疆煤外运铁路的量预计1-2月保持1700万吨左右,对应全年1亿出头,与预期较为符合;但除铁路外,2024年1.4亿的外运总量里面还有5000万吨是汽车运输,我们判断在2月内陆价格加速回落背景下,已经没有外运的经济性,判断加上汽运的疆煤外运总量可能2月已经开始下滑。

2)1-2月进口煤炭略增长2.1%,印尼煤炭出口新规下3月将观察到进口量明显下降,进口煤全年或确定性同比下降

根据海关总局数据,2025年1-2月进口煤炭7611.9万吨,同比增加2.1%,增速较24年13%大幅度放缓。并且考虑到3月起,印尼煤炭采取HBA的定价机制,推升成本及国内内贸煤更具备价格优势,判断3月起印尼煤炭进口量将明显萎缩。

同时,我们调研了解到,2025年1月开始印尼全品种煤炭进口套利空间已经几无利润空间,3月已经全品种亏损,预计3月后进口量将受此影响萎缩,1-5月进口煤炭下降已经成为定局,即使6月开始煤炭价格复苏,但无长协压力下预计下半年进口也难以弥补上半年下降空间,全年进口量同比下降或已成定局。

          

需求端:预期冰点已至,3月底将成为中期需求最差时点,后续期待迎峰度夏旺季更旺

我们认为市场对于煤炭需求预期已经降至冰点,但12月以来宏观基本面并未发生重大变化,核心需求疲弱来自于不可控的暖冬因素。我们认为3月中旬随着北方结束采暖季,电煤的旺季正式结束,后续煤炭需求核心将转变为非电煤,预计3月底附近煤炭需求将下降至最底点,但展望后续我们依然对于需求乐观:

1)非电煤需求可能是未来最主要的上行风险

我们观察到年后第四周总体复开工率已经抬升至65%,同比的降幅呈现收窄的态势;同时资金到位率已经开始同比转正。并且根据微观反馈,化债压力大的地方,专项资金到位后,有部分项目已开始复工,预计随着两会结束,2025年财政货币加码,4月资金到位水平有望进一步抬升,有望持续推动下游基建、房建需求的恢复。

从水泥端,也可以明显的看到,本周全国水泥出货量43%正式超越2024年同期。并且考虑到当前无论钢铁及水泥行业盈利能力均强于2024年3-5月水平,以此对应的开工率及需求强度,并不会出现明显同比下降的情况。

另外非电煤三大行业钢铁、水泥、化工,当前价格及盈利能力均明显强于2024年同期,以此反应的实际需求强度应该至少可以持平24年同期,需求下行的风险很低。

          

图:截至3月15日,全国水泥出货量正式超过24年同期,同时可以观察到水泥全国均价早已经明显超过24年同期    

          

2)没有水电冲击下的夏季,需求有望至少恢复至正常水平

我们认为24年5-6月是水电暴增的2个月,多地降雨创历史新高,从而压制了6月火电的释放,但随着水电冲击减缓,8月煤炭日耗立马攀升至240-250万吨/天的旺季水平。从25年看,暖冬按照惯例对应的是较为炎热的夏季,同时考虑到今年水电冲击将明显弱于24年同期,6月进入迎峰度夏的旺季,煤炭日耗也有望至少保持230万吨/天的旺季水平,需求端不会继续出现大幅低于预期的问题。

          

图:2024年煤炭日耗,没有水电影响下8月正常日耗攀升到240-250万吨左右

          

3)两会财政加码,政策也有望助力后续需求超预期

最后来自于政策端,随着两会的结束,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延续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将GDP增速目标设定为5%左右,并将财政赤字率提升至4%左右的水平,这一组合目标与市场预期基本一致‌。政策框架呈现两大特征:

财政政策显著扩张

l全年新增政府债务总规模达11.86万亿元,较上年增加2.9万亿元,其中长期特别国债(1.3万亿元)、普通特别国债(5000亿元)及地方专项债(4.4万亿元)三项核心指标均大幅上调,赤字规模同步增至5.66万亿元‌12    

l财政支出强度创2008年以来新高,重点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存量商品房收储和地方债务化解等领域‌2

货币政策灵活协同

l首次明确转向“适度宽松”模式,强调通过降准降息等工具优化流动性环境,并特别提出“更大力度促进楼市股市健康发展”‌。

我们认为导致2024年非电煤需求压力最大变化来自于12个省份的化债影响,而随着25年财政的扩张发力,我们判断有望快速解决“资金面”的掣肘,24年暂停的基建项目有望快速恢复,叠加25年新增的实物工作量,同比弹性将值得期待。


2.中国进口煤炭政策梳理,疏导为主

本周市场有传言4月1日起多地海关将加强进口煤质量、来源合规性检查,引发市场对于进口煤政策的关注。我们梳理了2000年以来的主要进口政策发现,政策主要从进口关税、进口配额、海关通关间接等三方面对于煤炭进口产生影响。

          

1)关税调整,对于进口量影响较大

2005年以前通过征收进口关税(动力煤6%、炼焦煤和无烟煤3%)抑制进口,2005年起降低关税以鼓励进口‌;

2014年恢复关税‌,主要系国内煤炭产能过剩,需平衡供需矛盾。动力煤进口关税恢复至5%-6%,炼焦煤/无烟煤恢复至3%‌。

2022年受国内煤炭供不应求影响,实施进口煤炭零暂定税率,加大进口量。

2024年开始随着国内煤炭供需平衡,恢复最惠国税率(无烟煤、炼焦煤、褐煤3%,其他煤6%),协定税率(澳大利亚、印尼0%)不变。

          

2)进口配额,不对外公布

通过向海关和进口商发放配额调控进口量,配额依据历史进口量和供需动态调整‌,参考2018年强调“进口平控”。

          

3)质检强化,可能是当前的主要方式

参考2018年政策加强进口煤质检标准,重点限制高硫、高灰分劣质煤‌;最后可以看到政策效果导致劣质煤进口占比下降,印尼、俄罗斯等来源结构优化‌。

          

我们认为2024年印尼煤炭进口量占我国的44%是最大的来源方,同时从煤种看国内主要进口的是印尼3800-4200k偏低卡热值的煤炭,由于价格低廉,沿海电厂采购与国内中高卡掺配,达到成本节约的目的。如果4月1日以后海关加强煤质检测,不仅会延长通关时间1-2周时间,也会降低低卡印尼煤炭的进口,同时结合印尼本国3月1日出台的新外汇管制政策、煤炭出口HBA指数、资源税等政策,判断3月开始印尼煤的进口量有望进一步收窄,利好后续供给端。

    

3. 2025Q1业绩前瞻:板块业绩压力最大时刻来临

12月以来煤炭价格加速下行,截至本周5500k价格已经跌至695元/吨止跌,相较2024年均价855元/吨大幅下滑。我们整体梳理了行业主要企业大致Q1业绩,整体行业业绩下滑压力均在40%甚至以上,头部企业业绩下滑幅度也在20%左右。但可以看到,随着3月煤价的触底,4月步入上行通道,我们认为Q1也将成为业绩同比压力最大的时刻,后续降幅有望收窄。

          

4. 焦煤:动力煤价格见底也同时确立焦煤价格底部,后续弹性紧密跟踪钢铁

京唐港主焦煤库提价(山西产)1380元/吨,较上周下跌10元/吨(-0.7%)。焦炭第十一轮提降后,焦企在目前价格下已经大部分企业面临亏损,本周日均铁水产量 236.26万吨环比增5.67万吨,整体铁水恢复已经达到2024年全年较高的水平。但随着动力煤价格的确立,也将会同时确立焦煤价格的底部,后续焦煤的弹性需要看到钢铁实际性下游需求的进一步抬升,股票端选择右侧布局更为稳妥。



阅读原文

跳转微信打开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煤炭 行业分析 投资策略 供需关系 进口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