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4日 02:41
[视 点] 推进敏捷治理 促进负责任的创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科技发展带来的伦理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原则来应对这些挑战。该原则强调在科技研发和应用中融入伦理考量,构建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协商机制,并重视技术与价值的双向互动。文章还介绍了“道德物化”的思路,即通过技术设计来内嵌道德伦理,从而塑造用户习惯,实现积极的科技伦理治理。最终,文章呼吁将伦理视为良好产品的一部分,实现敏捷治理。

💡 现代科技发展带来了复杂的伦理挑战,例如胚胎实验、生物信息采集与版权归属等问题,这些挑战超出了传统道德认知的范畴,对科技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 欧洲哲学界提出的“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原则,强调以伦理原则约束科技研究和应用,该原则是欧盟“地平线2020”战略下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全球的积极响应。

🤝 负责任的创新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开放协商机制,重视技术和价值双向互动。它要求在科技活动的设计阶段就融入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例如消费者、工程师、伦理学家等共同参与。

⚙️ “道德物化”的思路主张通过技术设计来内嵌道德伦理,例如汽车的安全带报警系统。这促成了一个积极的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用户成为积极的设计参与者,而非简单的信息反馈者。

✅ 伦理不应被视为技术的审查清单,而应该成为良好产品的一部分。只有认识到技术内嵌人的价值观念,伦理实践才能不限于事后追责,实现敏捷治理。

【相关链接】

    人的胚胎能否当作实验对象?人脸识别等生物信息采集数据该如何使用和保存?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创作的版权如何归属……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王小伟认为,现代复杂的科技实践带来的伦理挑战,常常超出人们传统的道德认知。这给科技发展带来“应该做什么”和“如何做”的问题,也使得传统科技管理体制面临挑战。

    为此,欧洲哲学界提出“负责任的研究和创新”原则,强调以伦理原则来约束不良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该原则作为欧盟“地平线2020”战略下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到全球的积极响应。王小伟认为,负责任的创新首先是一种多主体参与的,重视技术和价值双向互动的开放协商机制。这不仅意味着要融入多元视角,更要求科技活动从设计阶段就融入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诉求。

    “近年来,技术哲学中‘道德物化’的思路主张通过物的布置、使用和流行来践行道德伦理,试图在技术中嵌入道德伦理。例如,汽车可以通过不断报警提醒人系安全带。这提示我们技术可能内嵌人的价值观念,技术的使用可能会塑造用户习惯。”王小伟认为,这种思路促成一个积极的科技伦理治理模式,用户不再被当作简单的信息反馈者,而被看成积极的设计参与者。比如在制造无人驾驶汽车时,消费者、工程师、伦理学家、交通部门、环保部门和城市规划部门可以一起讨论设计方案,从而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伦理不应被视为技术的审查清单,用于监督控制、阻碍技术发展。伦理应该成为良好产品的一部分。”王小伟说,“只有认识到技术内嵌着人的价值观念,伦理实践才能不限于事后追责,真正做到敏捷治理。”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科技伦理 负责任的创新 道德物化 科技治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