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报 03月24日 02:41
[今日要闻] 新业态呼唤新监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文章探讨了智驾技术等新兴科技发展背景下,监管措施滞后于新业态发展的问题。随着人工智能、具身智能、低空经济等领域的快速扩张,现行法规在事故责任归属、内容安全、安全风险等方面面临挑战。文章强调政府部门应积极作为,及时制定规范管理办法,采取“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完善监管体系。通过借鉴国外经验、试点先行等方式,推动新业态在规范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智能驾驶引发新问题:智驾技术快速发展,驾驶员在智能驾驶模式下睡觉的现象引发关注,现有交通安全法未明确智驾模式下的事故责任归属,亟需解决。

🤖 新业态监管面临挑战:人工智能虚假内容、具身智能机器人决策错误、低空飞行器安全风险等问题,凸显了监管滞后性,现有法规和监管措施难以适应。

⚖️ 政府监管责任重大:政府部门应主动跟踪新兴业态,秉持“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及时出台规范管理办法,特别关注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等领域。

💡 监管方法与措施:监管可借鉴国外经验,也可采取“试点先行”的方式,做到“边发展边规范”,避免“等发展起来再规范”的思想,确保行业健康发展。

🚀 积极进展与未来展望:民用航空法修订、具身智能机器人许可、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条例等,为新业态监管提供了积极的实践。文章期待新经济新业态能够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

【创新谈】

    ◎管晶晶

    高速路上开车睡觉,还打起了呼噜?这听着像笑话,可它真真切切地发生了。近日,一些驾驶员在智能驾驶模式下呼呼大睡的视频在网络上传播,激起广泛讨论。

    智驾技术快速发展,把交通方式带入全新阶段,也带来一些前所未遇的新问题。现行道路交通安全法以驾驶员为责任主体,未明确智驾模式下的事故责任归属。发生事故后,驾驶员、车企、智能系统供应商谁应负责?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其他新业态。

    比如,人工智能如果被“投喂”不当语料,导致虚假内容和错误言论,对开发者、使用者和平台应当如何定责?具身智能机器人进入医疗、生产场景,一旦作出错误决策对人造成伤害,责任如何认定?低空经济发展迎来热潮,但低空飞行器的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尚未建立,飞手的培训和资质认证体系也不完善,如何规避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随之而来的是新业态的蓬勃发展。面对新业态发展迅猛、跨界融合等特点,不少领域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措施有的已经落后,有的还是空白,亟待更新完善。这就像早年网络购物、网络直播、网络剧、微电影兴起后一样,只有监管迅速“补位”,行业才能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毫无疑问,在这方面,政府部门的责任首当其冲。新兴业态刚一出现,有关部门就应保持跟踪关注,按照“鼓励创新、包容审慎”原则,研究提出规范管理的办法。该“打补丁”的要及时补上,该出新规的要及时出台。特别是对那些事关公众利益、公共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和社会伦理道德的新业态,更要高度关注、积极介入,及时拿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对新业态实行有效监管,有的可以借鉴国外的成熟做法,有的则可采取“试点先行”的办法。对新生事物的监管,往往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我们可以“边发展边规范”,但绝不能有“等发展起来再规范”的思想。

    令人欣慰的是,对新业态的监管受到了各方重视。前不久,民用航空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明确划分空域应当兼顾低空经济发展需要,全国人大财经委也建议加快出台空域管理条例。2024年7月,北京市海淀区颁发了北京市首张具身智能机器人食品经营许可证。2024年1月施行的《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则对无人驾驶航空器的设计生产、运行使用等作出了规定。

    新业态呼唤新监管,新监管也将助力新业态更好发展。我们期待,更多的新经济新业态能够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发展,持续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智能驾驶 新业态 监管 科技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