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客观存在的,就是父母的经济条件不好,这是事实。
但是有些人,主观觉得,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生乐观积极的性格,可以适应客观存在的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
这就是大人们,代替孩子,进行的主观唯心思考。
其实天生性格敏感,消极的孩子有很多。
这样的孩子,如果有一个比较正常的经济条件的家庭,可以通过物质条件,父母的引导,把这种敏感,转变为一些事情上的优点,反而成了一定的才能。
比如艺术方面的兴趣爱好。
而经济条件不好的家庭,父母又默认孩子都应该是乐观积极的性格,应该能够适应不好的家境,这种天生敏感的孩子,只会越来越无法适应,越来越自卑,也无法发掘出自己的才能。
所以大人在生孩子之前,不能主观觉得自己的孩子一定就是乐观积极的性格特征。
不能主观觉得所有的孩子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而变得乐观积极。
而要看自己的客观条件,适不适合生孩子。
这才是真的对一个生命负责。这才是全面的思考,而不是代替孩子,主观唯心,觉得所有孩子的性格,只有自己理想中的样子,可以适应客观存在的不好的经济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