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eta 03月21日 16:07
ChatGPT再遭用户投诉:输入自己的名字被变成罪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AI)技术中的“AI幻觉”现象,即大型语言模型因无法真正理解上下文而可能编造虚假信息。文章重点关注了挪威男子Arve Hjalmar Holmen因ChatGPT编造其杀害儿子的诽谤信息而遭受的困扰。隐私权倡导组织Noyb介入调查,并向挪威数据保护局投诉,认为ChatGPT违反了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法规》(GDPR)。文章强调了AI技术在生成信息时的准确性问题,以及对个人隐私和名誉的潜在威胁。

😮 **AI幻觉的定义与表现**: AI幻觉是指大型语言模型因无法真正理解上下文,而可能凭空捏造信息,例如不正确的医疗建议或编造的“小常识”。

😱 **ChatGPT编造诽谤事件**: 挪威男子Arve Hjalmar Holmen的案例,ChatGPT在输入他的名字后,编造了他杀害儿子的谎言,并描述了他“完整的一生”。

🧐 **Noyb的介入与调查**: 隐私权倡导组织Noyb介入调查,未能找到任何Holmen犯下相关罪行的证据,但ChatGPT停止了诽谤性指控。

😡 **违反GDPR的投诉**: Noyb认为ChatGPT违反了欧盟《一般数据保护法规》(GDPR),要求删除不准确数据,并确保ChatGPT不再生成类似诽谤信息。

⚠️ **OpenAI的免责声明**: OpenAI目前的做法是在用户会话底部显示免责声明“ChatGPT可能会犯错。请考虑检查重要信息”。

在 AI 技术中,有一个术语叫“AI幻觉”,由于大型语言模型只能尽力猜测下一个最有可能出现的单词,但并不是实际理解上下文内容,因此它们经常会凭空捏造内容,例如完全不正确的医疗建议或是像是编造的“小常识”。然而,这些虚假信息并非完全无害,实际上你甚至能以此起诉公司。

最近,一位名叫 Arve Hjalmar Holmen 的挪威男子就在与 ChatGPT 交谈时,在输入自己的名字后发现,ChatGPT编造了一个谎言,称他杀死了自己的儿子,并被判处了 21 年监禁。他感到十分震惊,因为自己竟然被 AI 编造了子虚乌有的罪行,而且 ChatGPT 还围绕这个“事实”编造了他“完整的一生”。隐私权倡导组织Noyb 很快介入。该组织告诉媒体 TechCrunch,他们调查了ChatGPT为何会输出这些指控,并检查是否有人犯下了与该名字相似但犯下的严重罪行。最终,他们没有找到任何实质性的证据,因此ChatGPT 输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指控背后的“原因”仍不清楚。

聊天机器人的底层AI 模型已经更新,现在它不再重复诽谤性指控。然而,Noyb之前曾以ChatGPT 输出有关公众人物的不准确信息为由提出投诉,但并不满足于就此了结。该组织现已向Datatilsynet(挪威数据保护局)提出投诉,理由是ChatGPT 违反了欧盟的《一般数据保护法规》(GDPR)。

根据欧盟法律第5(1)(d) 条,处理个人数据的公司必须确保其准确性——如果不准确,则必须更正或删除。 Noyb 认为,仅仅因为ChatGPT 停止了对Holmen 的污蔑,并不意味着数据已被删除。

目前,Noyb 要求 Datatilsynet 命令 OpenAI 删除有关Holmen 的不准确数据,并确保该公司确保ChatGPT 不会产生关于其他人的恐怖故事。OpenAI目前的做法只是在每个用户会话底部以小字体显示免责声明“ChatGPT可能会犯错。请考虑检查重要信息”。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AI幻觉 ChatGPT 诽谤 GDPR 数据隐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