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财经头条 03月21日 11:14
机器人训练利器来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正式发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guoji1.html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发布了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旨在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该平台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具备一键训练、多机复用、一机多脑、一键迁移等技术优势,可兼容多种机器人硬件并支持多场景应用。同时,创新中心还发布了开放基金,支持具身智能相关领域的研发。分析师认为,中国在人形机器人量产方面具备优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将迎来商业化加速。

🚀“格物”平台的核心优势在于其自动化训练框架,能够将算法迭代周期缩短50%以上,实现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极大地提高了研发效率。

🤖该平台兼容127款主流机器人硬件,通过在线学习技术,可以同时对比不同机器人的构型和运动能力,实现多机复用,拓展了应用范围。

💡“格物”平台支持工业、服务、医疗等8大场景运动智能模型快速切换,实现一机多脑,满足不同场景下的需求。

🔄通过虚实映射校准技术,“格物”平台可以实现仿真到现实的无缝迁移,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还发布了开放基金,将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设置开放基金课题,支持相关领域的创新研究。


《科创板日报》3月21日讯 今日上午,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联合上海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发布具身智能仿真平台“格物”,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产业化。

资料显示,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是国内首家聚焦于具身智能机器人核心技术、产品研发、应用生态建设的创新中心。由优必选、京城机电、小米机器人、亦庄机器人等企事业单位联合组建,研发人员占比70%以上。

与智能驾驶类似,人形机器人同样需要仿真环境来实施算法开发与测试、性能评估、控制系统优化等流程。根据发布会现场信息,“格物”平台集成了先进的强化学习框架与多模态运动控制技术,并大致在以下几方面拥有技术突破:

一键训练:集成自动化训练框架,算法迭代周期缩短50%以上,新机器人导入即训练,无需重新编程;

多机复用:兼容127款主流机器人硬件,通过在线学习技术可同时对比各个机器人的构型和运动能力;

一机多脑:支持工业、服务、医疗等8大场景运动智能模型快速切换;

一键迁移:通过虚实映射校准技术,完成仿真到现实的无缝迁移。

近期,包括宇树、众擎在内的多家人形机器人厂商宣传自家产品的运动控制能力。发布会上,“格物”平台核心算法开源者叶林奇教授在谈及这一点时表示,目前展示的机器人没有持续学习能力,未来真正的具身智能需要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求。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认为,具身智能的智能化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行业亟须一个具备多本体兼容性、多场景适应性、强泛化能力的通用智能平台。

除“格物”外,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开放基金也同步发布。该基金将围绕平台技术、具身智能、数据集、训练场四大领域及细分主要研究方向设置开放基金课题,对课题基础性、原创性、应用前景和潜在影响加以综合评估,筛选部分优秀可落地的项目资助。

开源证券机械首席分析师孟鹏飞近日表示,人形机器人是机器人的终极形态,也是AI时代最重要的载体,中国拥有大规模制造人形机器人的完整供应链能力、丰富的应用场景、政策支持和人才优势,有望在量产环节实现领先。投资角度看,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2025年下半年开始,将是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快速推进的阶段。

Fish AI Reader

Fish AI Reader

AI辅助创作,多种专业模板,深度分析,高质量内容生成。从观点提取到深度思考,FishAI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创作支持。新版本引入自定义参数,让您的创作更加个性化和精准。

FishAI

FishAI

鱼阅,AI 时代的下一个智能信息助手,助你摆脱信息焦虑

联系邮箱 441953276@qq.com

相关标签

人形机器人 具身智能 仿真平台 格物 产业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