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朵君 2025-03-20 12:02 浙江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笔记软件早已超越“记录工具”的定位,成为知识管理、创意孵化的核心载体。用户对笔记软件的期待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笔记软件早已超越“记录工具”的定位,成为知识管理、创意孵化的核心载体。用户对笔记软件的期待已不仅是“功能全面”,更需要自由掌控数据的权利和无干扰的创作环境。这正是开源笔记工具Notable脱颖而出的关键——它像一位沉默的助手,将复杂功能藏在极简界面之下,却赋予用户对数据的绝对控制权。
Notable的核心
1. 开源即自由
Notable基于MIT协议开源,代码完全透明,用户可自由修改、二次开发。这种开放性避免了商业软件“数据绑架”的风险——即使项目停止更新,你的笔记依然安全。
开发语言:基于 Electron
和 React
开发,运行速度快,跨平台无压力。
Star 数:22.9k ⭐(截至 2025年3月)
2. 文件即笔记
所有笔记以纯文本Markdown格式存储于本地文件夹,支持任意文本编辑器打开。这种设计让同步变得极其灵活:无论是用Dropbox、Git同步,还是直接扔进U盘,数据始终由你掌控。
书写自由:基于 GitHub Markdown,这意味着即便离开 Notable,文档也能正常打开。
支持附加功能:像公式(KaTeX)、流程图(Mermaid)这些“进阶玩家”才爱用的功能,也都内置支持。
3. 标签革命
抛弃传统文件夹层级,Notable引入无限嵌套标签系统。一篇关于“量子计算”的笔记可以同时打上#技术/前沿科技
和#学习/待深入
标签,实现多维度分类。
更巧妙的是,Notable将文件夹视为特殊标签,兼顾了结构化整理需求。例如这篇文章,它在两个标签里「Notebooks/Tutorial」与「Test/01/02/03/04」中,观察侧边栏,Notable 将「Tutorial」置顶展示,而自定义的「Test/01/02/03/04」则隶属于 Tags 下并分级展示。
与Typora的对比
维度 | Notable | Typora |
---|---|---|
编辑模式 | 分栏预览(源码+渲染视图) | 所见即所得(WYSIWYG) |
数据主权 | 本地明文存储,完全开放 | 虽支持本地存储,但依赖专有元数据文件 |
扩展性 | 原生支持Git版本控制 | 需搭配第三方工具实现同步与版本管理 |
界面设计 | 三栏式布局(标签库+笔记列表+编辑区) | 单栏沉浸式写作 |
核心优势 | 标签体系+开源自由 | 零门槛Markdown体验 |
适用人群 | 技术控、数据洁癖者、多设备协作用户 | 轻量级写作、快速记录 |
典型场景对比:
Notable的杀手级功能
Ctrl+D
即可批量选中相同变量,效率提升200%。/todo.*2025
可快速定位所有包含“todo”且年份为2025的笔记,这对管理长期项目至关重要。File > Import > Evernote
即可将旧笔记批量导入,自动转换格式并保留标签体系,迁移成本近乎为零。安装指南
1. 下载并安装 Notable
官网地址:notable.app或直接去 GitHub Releases下载最新稳定版。支持 Windows、Mac 和 Linux。
2. 使用命令安装(可选)
Linux 用户还可通过终端快速安装:
sudo snap install notable
3. 打开并开始用
安装好后直接启动应用!通过左侧面板管理笔记,右键即可快速添加标签、附件等内容。这款应用界面别提多好用了!
Notable 表面看是一个 Markdown 笔记工具,实际上却是一个全能的知识管理平台,灵活又实用。无论是开发者、设计师还是学生党,都能从它的多功能性中受益。比起其他复杂臃肿的笔记工具,Notable 以极简但高效的体验彻底出圈!
更多功能
尽管Notable已足够优秀,但社区仍在推动更多创新:
在Typora转向付费、Notion强化商业化生态的今天,Notable像一股清流,坚守着“用户主权”的初心。它或许没有华丽的AI助手,但那份对数据自由的执着,正是数字时代最稀缺的品格。正如开发者所言:“你的笔记应该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却又让你感受不到它的存在。”
参考资料